IDC 咨询公司研究显示,2025H1 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的总调用量为 536 万亿 Token,而去年全年才 114 万亿 Token。仅 2025 上半年的总调用量就是去年全年的 5x 倍。
对于普通开发者来说,大模型部署的难度和经济性都面临挑战。而采用 API 调用的方式,MaaS(模型及服务)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J.P.Morgan 汇总了 Microsoft、Google、AWS、Oracle、Meta、Salesforce、ServiceNow、Workday、Palantir、Intuit 等硅谷大型公司的员工数量变化。
启示就是,这些公司保持了收入高增长,但 2021 之后员工数量增长一下子放缓,甚至不增长了。
这意味着更高的人效在产生。通常被认为是 AI 发挥了作用。
Sensor Tower 对比了 ChatGPT、Temu、Threads 三款应用的美国用户同时使用移动端和网页端的比例。
ChatGPT 使用两类终端的比例是远高于 Temu 和 Threads 的。所谓 “生产力应用” 属性显露无疑。对于上班族,生产力应用就是写各种报告和邮件。对于学生族,生产力应用可能就是帮写作业。
Synergy Research 研究显示,2025Q2 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IaaS、PaaS、私有云)在单季度的收入逼近 1,000 亿美元,增幅仍然高达 25%。
Top 3 AWS、Azure、Google Cloud 份额分别为 30%、20% 和 13%。
第二梯队中,CoreWeave、Oracle、Databricks 和华为也获得了高增长。
其中,CoreWeave 是 Nvidia 大力支持的 GPU 云服务商,两年时间从零发展到单季度十亿美元级的收入增长。
2017 - 2024 年欧洲的云基础设施服务增长了 6x 倍(达到了 610 亿欧元),而欧洲本地的云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收入只增长了 2x 倍。
欧洲本地云服务商增长远不及美国的 AWS、Azure 和 Google Cloud 等。那是否意味着,欧洲本地服务商就应该放弃这个领域呢?
也许应换一个角度,2x 倍增长是不是远好于没有增长呢? 保持自己一直在牌桌,也是一种是市场策略。
值得留意的是 2022 - 2025H1 欧洲本地的服务商咬住了 15% 左右的市场份额,该份额没有再下滑。目前代表性的玩家是 SAP、德国电信、法国电信 Orange、意大利电信
2014 - 2023,大型云计算公司的资本密集度基本都小于 10%(CAPEX 投资占收入的比例)。
2024 年开始急剧攀升,Morgan Stanley 预测 2026 年资本密集度将突破 20%。
#CAPEX 投资的竞争
四大云公司(Amazon、Microsoft、Alphabet/Google、Meta)在 CAPEX 的投资达到新的高度,2025Q2 单季度的投资额接近 1000 亿美元。
#算力时代的超级马太效应
人均销售收入是衡量一家机构商业化人效的关键指标。对于高速成长的创业公司,一般是用年化收入(ARR)来除以员工数。
附图是 Rule of Thumb with Palle Broe 根据公开披露信息对 AI Agent 公司的排名,人均百万美金 ARR 的公司有八家,分别是:Cursor、Midjourney、Chai、Lovable、Gamma、OpenEvidence、HeyGen 和 Cognition AI。
Sherwood 汇总了 Amazon、Alphabet、Microsoft 和 Meta 2020 年至今的每个季度的 CAPEX 投资额度。
2025Q2 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算力资源的格局优势愈加明显。
Deutsche Bank 分析了微软在 2022 ~ 2025 连续四年的分季度云计算算力订单规模,趋势就是 “屡创新高”。
作为 Gen AI 提供计算资源的 “卖铲子的人”,云端算力服务需求暂未看到放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