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 XGS-PON 技术,AT&T 在大举发展千兆,甚至超千兆(最高 5Gbps)的高接入速率光纤接入宽带。
从 ARPU 数据看,AT&T 在 2023Q1 的数据接近了 70 美元/月。而 2020Q3 ARPU 数据还不到 60 美元,增幅还是很明显的。
从多个代表性市场看,新冠疫情侧面推动了固定宽带的加速发展。全球固定宽带的用户数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分别增长了 8.2% 和 6.9%。
2022 年全球固定宽带用户数为 14 亿左右,预计到 2028 年将增长到 18 亿左右,净增数量约为 4 亿。
收入也会随之上升,预计到 2028 年全球固定宽带收入总盘子会接近 4,000 亿美元。
GSMA 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固定宽带在 2030 年的状态做了一版预测。
从数量上看,绝大部分国家都是走光纤宽带道路,其中中国大陆的固定宽带比例是最高的。
比利时、美国和阿根廷,仍然半数以上的固定宽带是基于 Cable;而希腊、英国和德国还是 xDSL 这种比较陈旧的技术主导。
奥地利是主要市场中唯一一个国家基于蜂窝网络的 FWA 占有固定宽带的最大份额。
2010 年全球固定宽带的综合渗透率(含家庭和商业场所)为 54%,这一数字在 2022 年攀升到 83%,GSMA 预计到 2025 年可达到 87%。
对比渗透率的变化,更大的变化是不同技术制式类别的份额起伏。
预计到 2025 年,FTTP/B 可占到 54%(仍为达到 xDSL 2010 年的高位),也侧面反映了固定宽带正在呈现多技术发展的态势。
比如:5G FWA(固定无线接入)、SpaceX 星链为代表性的卫星通信等。
根据信通院的一些家庭宽带业务的用户投诉原因分析,家庭网络(房子内的局域网)占据了 53% 的问题,光缆线路问题占了 20%,传输层链路占了 12%。还有 8% 的问题和内容源有关系。
家庭内的局域网是下一步体验提升(问题减少)的发挥重点。
AT&T 在部分区域销售超高速的家庭宽带,最高的两档是 2Gbps 和 5Gbps。
从定价角度,300Mbps 和 500Mbps 两档入门套餐产品的价格为 55 美元/月 和 65 美元/月。
5Gbps 的套餐价格为 180 美元/月,是入门套餐价格的 3~3.5 倍。
通过 5G FWA 来实现固定无线宽带,代替光纤 FTTH 的一个前置条件是:当地已经有了 5G 大网,而固定光纤资源正好缺乏(注:全球很多地区都缺乏)。
对于运营商来说,5G FWA 实际上复用了大网的资源,只需要考虑边际成本,这是很划算的。
GSMA 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可以复用大网资源,5G FWA 在美国、欧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均可有效节省成本(对比新建 FTTH)。
当然,此逻辑在东亚会比较难,因为东亚中日韩有极好的光纤资源覆盖。
用于家庭市场的宽带接入有多种:除了我们熟悉的 FTTx,以及更老的 xDSL 外,还有基于同轴电缆的 HFC,LEO 低轨道地球卫星 和基于 LTE 和 5G 的 FWA。
附图来自 GSMA,其对比了不同技术在接入速率的指标对比,基本可分为三档: <100Mbps,1Gbps,<40Gbps 等。
须留意,速率只是一方面,且受制于无线频率带宽的配置; 对于用户来说时延也是一个制约体验因素。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维度,就是数据使用量。大部分家庭宽带是没有用量限制的,而大部分 5G 套餐都有每月的流量额度。
FTTH Council 的一组数据,对比了 FTTH/B 家庭宽带用户提供商的份额分布。
从 2011 年到 2021 年,传统电信运营商(Incumbents)的份额从 21% 提升到了 39%;而第三方区域宽带接入商(Alternative ISPs)的份额大幅缩小,但仍然占据了 57% 的份额。
和移动网络不同,从理论上讲,固网宽带并不需要全程全网的覆盖。只要聚焦某一块区域,就可以成立一家小型宽带服务商。
当然,这个逻辑目前在中国大陆并不明显。三大运营商的白热化竞争背景下,独立家庭宽带服务商的空间很小。
OMDIA 的研究显示,2021~2026 年主要宽带技术制式中,FWA(无线固定接入,基于 4G 或 5G 网络)会达到最高的增长率。CAGR 将达到了 17%。
FTTx 光纤接入也会保持 6% 的增长率。DSL 作为老一代宽带技术,其用数则会保持持续下滑。广电系的 Cable 也会有下滑,但降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