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大约每 10 年发展一代。OMDIA 预测 2030 年 6G 网络将开始规模发展用户,预计到 2035 年全球 22.3% 的用户将使用 6G。
从渗透率角度,预计 6G 的渗透率速率比 5G 要慢。OMDIA 认为受制于:(1) 消费者未感受到 5G 相比 4G 的足够明显的优势,进而缺乏付费意愿;(2) 电信运营商 5G 投资回报面临挑战,进而对 6G 的投资倾向于保守。
每一代移动通信标准都会对用户物理位置的定位精度有所改进。
4G LTE 时定位精度大约是 10 米以上,5G SA(独立组网)定位精度可达 0.5~10 米之间。
预计 5G-A 可到 0.2 米以上。2030 年 6G 有望实现小于 10 厘米。
3GPP 更新了 5G-A 和 6G 的进度路线图。其中 R18 对应 5G-A (Advanced),R19 和 R20 用于 5G-A 的增强。
预计 2027 年会开始确定 6G 的频谱,2028 年一些先行市场会部署 6G 原型。预计 2030 年 6G 网络开始商用。
自 2G 时代,车联网就是一个热门主题。汽车作为一个实体连接到互联网,通常需要有相应的车载的物联网网关设备。
IoT Analytics 将网关分为三代:具备基础计算和处理能力的第一代,有高级边缘计算处理能力的第二代,以及基于 AI 的第三代。2022 年市场空间为 8.1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会保持 19% 的年复合增长率。
附图还值得留意的点是:(1) 5G 和 6G 标识旁边的 3GPP NTN(非地面网络),展示了卫星联网的潜力;(2) C-V2X 被 “推迟” 到 6G 时代。
Spirent 绘制了一张很丰富的图,展示了 5G 从 2020 到 2030 这十年主要的里程碑预期。
既包括了 3GPP R16 到 R20 主要的世界节点,还对应了配套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品类,例如:分布式云、Open RAN、网络自动化和 AI、LTE 的专网和 5 G 专网、C-V2X、5G 军事应用、微信通信等。
这张图虽是一家之言,但其节奏基本上感觉还是靠谱的,值得一读。
就具体读者来说,留意这个时间节奏很有必要,避免自己所在公司和产品做 “与产业节奏不匹配” 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