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移动通信标准都会对用户物理位置的定位精度有所改进。
4G LTE 时定位精度大约是 10 米以上,5G SA(独立组网)定位精度可达 0.5~10 米之间。
预计 5G-A 可到 0.2 米以上。2030 年 6G 有望实现小于 10 厘米。
3GPP 更新了 5G-A 和 6G 的进度路线图。其中 R18 对应 5G-A (Advanced),R19 和 R20 用于 5G-A 的增强。
预计 2027 年会开始确定 6G 的频谱,2028 年一些先行市场会部署 6G 原型。预计 2030 年 6G 网络开始商用。
Analysys Mason 的研究显示,截止到 2023 年,3GPP 标准的提案贡献者 Top 3 分别是 Ericsson、华为、Nokia。这三家的份额超过了整体的一半。
从 3GPP Ref 15 开始,就算 5G 相关的标准制定。ABI Research 汇总了 Ref 15 到 Ref 19 的标准提案数据。
网络基础设施设备商(爱立信、华为等)贡献近半数的标准提案,反映了目前 5G 标准的投入力度。
整体来看,运营商的提案比例在 8% 左右。但从具体看,Ref 19 运营商贡献目前在 25% 左右,因为目前 Ref 19 还尚处早期,更多是问题定义和需求描述阶段,运营商更适合代表网络建设的需求方。
截至 2019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 2.62 亿辆。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规划人口规模大于50 万人的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宜控制在机动车保有量的 1.1~1.3 倍之间。
国泰君安的一项推算:按照中位数 1.2 的比率计算,我国停车位理论上需要 3.14 亿个停车位。而截至 2019 末,我国的停车位的数量只有 1.07 亿个。
读到上述停车位信息,我联想到 3GPP R17 的 5G 高精度定位标准规范。目前比较流行的室内定位很多是需要业主方自行铺设一些专用设备来辅助,这种 Case by Case 的玩法,不容易搞成大规模,
人口覆盖率是衡量移动网络建设状态的关键指标。到 2020 年底,全球5G人口覆盖率约为 15%,相当于超过 10 亿人。
爱立信预计到 2026 年 4G LTE 覆盖率可达到 95% 以上,5G 人口覆盖率可到达 60% 以上。
注:
(1) 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水平差异极大,世界不是平的。
(2) 人口是高度集中在城市的。95% 人口覆盖,可能只是覆盖一部分的国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