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旧的 2G 或 3G 网络,腾退出针对的无限频率用于 5G 等新技术,是电信运营商持续的工作。
GSMA 汇总了全球运营商已经或公布的退网信息,预计到 2030 年将会累计退网 247 张移动网络。
根据 FCC 的数据披露,美国在 4G 无线频谱牌照的拍卖金额共计 618 亿美元,5G 频谱拍卖的金额则大大超过了 4G,2022 年初即达到了 1,184 亿美元。
考虑到后续还有可能的变化,美国运营商及产业界为 5G 频谱资源的投入会达到 4G 的两倍或者更多。
从某种角度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频谱资源获取都这么昂贵,也可以理解美国运营商后付费用户 ARPU 在 50+ 美元/月的合理之处了。
很多事情是相通的。
早上看到附图 5G 不同频段组合示意时,联想到了个人知识积累的 T 型结构。
频率越高可供使用的带宽更宽,理论上可以传输更大量的数据,但覆盖面积的范围相对小;频率越低,覆盖范围会大很多,但带宽更窄,进而传输数据量比较小。
典型的产业实践是通过高中低频率的组合,来兼顾大容量和广覆盖。
个人职业发展与知识积累的 T 型结构,也有类似之处。「罗宾 5G 商业评论」社群创立初始时,也是这样向首批用户介绍:我们推崇 T 型知识结构,兼顾跨界宽度与行业深度。
一些政企客户使用 4G 或 5G 专网时倾向于自建网络模式,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本地是否有相应的无线频谱资源。
目前各国对于本地专网的频谱资源分配存在较大差异,附图列出来代表性国家的可用频率。企业可申请(免费)或租用(通常是象征性成本)来获得某个物理区域的无线频率使用权。
全球目前对 4G/5G 专网的频率使用,目前大致有三种类型:
(1) 企业使用运营商提供的频率,通常是用运营商提供的专网服务,而不是直接租用频率;
(2) 分层共享某些频率:比如美国 CBRS,企业在限定条件下使用频率;
(3) 为企业分配专用频率:比如德国、日本和英国,专门的工
对于移动通信运营商来说,无线空口的频率资源是耕作的土地。
每个国家的频率的分配机制存在很大不同,反应了各国的特色。
有的国家是纯商业拍卖制度,有的国家虽然也是拍卖,但附有一定的公益性要求,进而可适当降低成本;中国则是由工信部直接授予许可证(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证)。
附图是 GSMA 的研究,各国当年频率占经营性收入的比例。印度最高达到了 32%,中国则最低。
无线频谱是一种类似土地的重要资产,大部分国家会通过政府频谱拍卖的方式进行出售。
电信运营商会提前购买若干频谱资源,用于移动网络的建设运营。一些投资机构也会提前买入一些有投资价值的频谱,和投资土地类似。
根据德勤的研究,美国运营商所持有的的无限许可证在总资产占比中高达 25~35%。
截至到 2017 年Q3,全美前几大公开交易频谱持有人 AT&T、Dish、Sprint、US Cellular、T-Mobile 和 Verizon 共计持有 2,650 亿美元的综合频谱资产。
无线频谱是一种看不见的 “土地资源”,好的频段类似好地段,价格会很昂贵。差一些的频段类似比较边缘的土地,曾经不值钱,但随着居住需求的上升和开发技术的进步,也开始变得值钱(比如:毫米波)。
标准普尔(S&P)提供了一个最新的美国无线频谱所有权份额。如果把电信运营商看成地产开发商的话,这些频谱资源就是他们手里的土地资源,很大程度决定了运营商的竞争地位。
地产行业有一类开发商是 “只拿地,不盖房” 的,移动通信行业亦是如此,图 1( 5GHz 以下频率)和图 2(毫米波频率)都有一个 Other 的玩家,他们多数就处于类似角色,低价买进,投资频谱,而不是运营开发移
目前运营商每年支出 1600亿美金,用于 5G 网络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