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旗下卫星互联网业务星链(Starlink)在 2024 年 9 月客户网络连接数突破 400 万户。有媒体披露,Starlink 有望达到 66 亿美元的收入,并在 2024 年实现自由现金流正增长。
Starlink 虽然有非常丰富的应用场景(军工、远洋、科考、IoT)等,但其绝大部分用户就是消费者。
这个星球有非常多的人不能(或者不方便)连入互联网的。
上网 —— 就是通信网络的杀手级应用。
IoT Analytics 研究显示,从 2019 年到当前,以及远期展望到 2030 年,全球物联网 IoT 连接数的年增幅基本都在 13~15% 之间,趋势比较稳定。
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IoT 连接数总量可达 411 亿。5G IoT 在按技术细分的品类中,增长率最高,但总基数小。
研究机构 IoT Analytics 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 5G IoT 的连接数总量在 2,560 万,预计 2024~2030 将保持 59% 以上的年复合增长,预计到 2030 年 5G 物联网连接数将突破 8 亿。
5G 专网的连接数占比会持续提升,预计到 2030 年有 13% 的 5G IoT 连接属于专网。
GSMA 在 2024 年初的预测中,调高了全球 IoT 连接数的 2025 期望,体现了一种乐观判断。
具体而言,到 2030 年消费者 IoT 连接数可达 151 亿,企业侧 IoT 连接数可达 235 亿。
2020 年时,消费者 IoT 连接总数是高于企业侧的,显然企业侧 IoT 应用被认为更有增长潜力。
5G Connectivity Index (5G 连接指数) 是 GSMA 定义的一套量化打分体系,用来综合性地评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5G 连接发展状况(图 2 是打分规则)。
截止到 2023 年底,科威特以 68 分(满分 100 分)排名全球第一。
ABI Research 的研究认为,制造业和交通行业是无线专网应用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制造业的 4G/5G 无线专网连接数可达 1.08 亿户,交通行业的应用可达 7,100 万户。
Counterpoint 预计全球物联网连接中 eSIM 的数量在 2023-2030 的年复合增长 CAGR 可达 43%。2030 年将有 22 以物联网连接支持 eSIM,占到整个蜂窝物联网连接数的三分之一。
中国大陆目前有规模非常庞大的物联网连接,但在 eSIM 上支持程度低。
Tech Insights 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8 年企业 IoT 占全球互联网 IP 连接数的 52%,预计到 2028 年将下降到 48%
份额变化最大的是家庭侧的智能家居,从 8% 提升到 24%。
ARK 预计卫星互联网连接业务的市场空间最终可达 1,320 亿美元,这包括六大类客户类型。
(1) 手机终端的直连卫星:80 亿用户(ARK 认为所有电信运营商最终都会适配该功能);
(2) 没有宽带条件的住宅:6 亿户;
(3) 旅行汽车或房车:1100 万户;
(4) 游艇:850 万艘;
(5) 商业航班:2.5 万架飞机;
(6) 远洋船舶、军舰和大型游轮:10 万艘。
截止到 2023 年年底,中国联通「大联接」用户累计数达到 9.88 亿户,基本接近 10 亿户大关,同比 2022 年提升了 14.7%。
注:中国联通「大联接」包含了移动网络、固定宽带、固定电话、物联网 IoT 和组网专线等连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