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 报道,字节跳动将在 2025 年实现 1,860 亿美元的收入,同比 2024 年的 1,550 亿美元提升 20%。
而 Meta 预计 2025 年收入为 1,870 亿美元。这样意味着,字节跳动收入即将接近甚至超过 Meta 的收入。
几点思考:
(1) 字节跳动大部分收入来自国内市场,而 Meta 是分布在全球市场;
(2) 从收入类型看,字节和 Meta 的大头收入都是来自各种形式的广告费,或者营销服务费;这些费用来自各种商家,各种广告主;
(3) 中国的 “消费” 一直被认为远低于美国,自然也低于整个
Mckinsey 认为全球电信运营商的 5G 货币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价值逐次向上)。
第一个层次(Horizon 1)在基础连接上努力,无论是移动宽带,还是 FWA 固定无线接入。
第二个层次(Horizon 2)对连接进行增值,例如:5G + 边缘计算,5G 企业专网。
第三个层次(Horizon 3)提供基于 5G 的应用与解决方案,例如:AR/VR、计算机视觉、汽车 V2X、IoT 等。
高盛的研究显示,Google 搜索每次查询到能耗为 0.3 Wh,而 ChatGPT 的每次会话能耗高达 2.9 Wh,是 Google 搜索的 10x 倍。
这就带来一个思考:ChatGPT 服务的货币化率是 Google 搜索的多少倍呢?还是远不及搜索广告 ?
用户使用时长是互联网业务的重要度量单位,而平均每小时的时长能产生多少收入体现了不同平台的货币化率。
ARK 基金的研究显示,Text-based AI(例如 ChatGPT)每小时可产生 0.0016 美元收入,流媒体音频可产生 0.07 美元/小时,视频游戏可产生 0.15 美元/小时,流媒体视频可产生 0.23 美元/ 小时。
约会类 APP 的货币化率最高,达到了 1.40 美元/小时。
货币化是指网站或移动应用通过广告、订阅费、应用内收费等方式变现。 以阿里巴巴为例,货币化的途径包括推广收费、佣金和店面费用等。
货币化率(Monetisation Rate)是电子商务品平台一个重要的运营指数。 货币化率 = 营业收入 / GMV。
营业收入是阿里巴巴向第三方卖家收取广告费、交易佣金的直接收入;GMV是所有成交订单的总金额。
附图是 SCMP 的研究,阿里巴巴的货币化率从 2017 年的 3% 持续提升到 2021 年的 6.3%(预计),四年时间翻了一倍。
视频已经占据了全球网络流量的大部分,随时间推移该比例还会进一步扩大。
视频的需求增加,当然会刺激网络流量的需求。但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很多时候电信运营商是 “增量不增收”。
OMDIA 的一项研究估算了 2024 年全球视频流量的构成,其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划分视频流量 —— 这激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1) 消费者购买了数据套餐包上网看视频,运营商获得的缺省收入;我们比较关心能否基于这个层次之上,还有新增的收入机会。
(2) “社交网络中的视频” —— 消费者在 Facebook 或抖音中的视频,运营商不太可能深入到业务逻辑,运营商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