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TO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消费级监控摄像头的出货量为 5,349 万套。从销售渠道分布看,线下渠道仍然占大头,但占比首次低于 50%(43.90%)。
传统电商(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和新兴电商(拼多多、抖音、快手)的份额均在增加。
贝恩公司和凯度的研究显示,电商渠道在中国城镇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市场份额在 2022-2023 未取得提升,电商的销售额增速远低于 2019-2021,甚至更早的时期。
线下渠道中,除了大卖场外,其他所有渠道的销售额在 2022-2023 均取得了增长。
EY 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在 2023 便利店门店总数达到 32.1 万家。而 2015 年全国便利店只有 9.1 万家,便利店的大发展始于 2017 年。
从便利店企业品牌角度,美宜佳、易捷、昆仑好客位居前三名,门店数在约两万家及以上。
EY 的研究显示,2023 年中国大陆便利店门店数量突破了 32.1 万家,对比 2022 年的 30 万家又增加了 2 万余家。
从单店覆盖的人口角度,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均在 1000~2000 余人,中国大陆目前为 4000 多人/店,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贝恩公司对全球主要市场的首选支付方式进行了调研,线上购物场景 Paypal 是发达市场消费者的首选;线下购物场景 Apple Pay 是诸多发达市场的首选。
中国的电子支付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供应商构成和国际市场存在较大不同。
小米创业初期定位是互联网手机,雷军强调纯线上销售可节省掉很多中间费用。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截止到 2021 年底小米一共有 11,929 家线下门店(含服务网点、授权店和小米之家);华为一共有 9,552 家门店。
一直以来都有争论,围绕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优劣。至少就手机这个最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品类来说,门店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可能会持续增加投入的方向。
来自天风证券的研究,中国 2018~2020 的广告市场规模总体在 7,000~7,500 亿左右。
其中线下占比逐渐降低,预计 2020 年占总体广告市场的 28.4%,共计 2,127 亿元。
线上广告在 2020 年可达到 5,361 亿元,占比 71.60%。
这其中,有几家巨头拿走了很大一部分收入,线上的部分是 (1) 字节跳动;(2) 阿里巴巴;(3) 百度;(4) 腾讯;线下的部分则是 (1) 分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