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激进的策略存在很大争议,但从结果看 T-Mobile 是美国移动通信市场过去五年的最大赢家。
后付费市场,过去五年行业净增用户中,T-Mobile 拿到了 90% 的份额;预付费市场 T-Mobile 及旗下 MetroPCS 拿到了 80% 的市场份额。
任何产品需要上规模的销售,需要体现一种经济性或者性价比。
图 1 是 OpenAI 从 GPT-4 开始不同新版本的单价(百万 Token 美元)和产品质量的演进对比。可以清晰看到,OpenAI 在大模型质量微升的情况下,实现了很大的价格降幅。
做出这种变化,体现了大模型竞品之间激烈的竞争态势(图 2)。
4G/5G 无线专网和 IoT(物联网)是电信运营商在企业市场的重要产品线。而这两个领域,运营商面临不同的跨界对手。
附图来自 GSMA 对国际运营商的调研,专网的最大跨界对手是无线网络设备提供商,而 IoT 最大跨界对手来自 IoT 平台商。
Amazon 预计 2023 将配送 59 亿个包裹,超过 UPS 2022 年的 53 个和 FedEx 的 33 亿个,而预计后面这两家物流巨头在 2023 年的包裹数会下滑。
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配送原本是两个赛道,每个赛道都有自己的主导服务商。而产业边界的模糊在于,超级巨头会不断扩展,而老赛道的原有玩家就很被动了。
#无边界竞争
451 Research 在 2023Q3 的美国用户调研显示,Netflix、Amazon Prime Video、Hulu、Disney+ 和 Peacock 位居流媒体服务商选择的前五位。
还可以看到两点特征:(1) 玩家呈现长尾化分布,长视频内容商并不集中;(2) 大量消费者会同时订购多家服务商。
附图来自 451 Research 在 2023Q3 的消费者调研,针对美国用户使用音乐 APP 的状况。
可以看到的都是市场份额是比较离散的,第一名 Spotify 也才只有 18.9% 的市场份额,不像某些互联网业务(例如搜索或者社交网络)第一名拿走了绝大部分份额。
音乐属于一种内容型业务,而且最基础的使用场景是用户自己独立听就可以,也不太需要与其他用户互动。此类型市场集中度偏低,带给了产业链玩家更多发展机会。
451 Reseach 针对美国家庭宽带用户的 2023Q3 调研显示,广电运营商的市场规模还是比电信运营商和其他区域服务商要大一些。
排名第一 Spectrum(Charter)和 Xfinity(Comcast)都是广电运营商,AT&T、T-Mobile 和 Verizon 位居第三到五位。
想到一个经典的题目,某个市场服务商越多竞争越激烈,还是服务商越少竞争越激烈 ?
就家庭宽带而言,服务商越多貌似竞争越缓和,每家公司都会考虑自己的差别化优势(网络覆盖差别,网络能力差别);而如果该市场只有三家运营商的话,竞争就很可能是白热化的。
服务商多,
阅读到 GSMA 针对全球运营商的一项调研,围绕物联网 IoT 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
下图左半部分:谁是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下图右半部分:谁是运营商的竞争对手?
两张图的各种比例几乎一样,启示就是:每个产业链的角色皆可能 “既是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其中物联网平台方扮演的角色最重。
观众看了一小时视频,如果通过 OTT 机顶盒看,自然就不会看 IPTV 和有线电视。此刻,OTT、IPTV 和有线电视是一种竞争替代关系。
但如果把观众的使用和订阅时长从一小时放大到一个月,甚至一年。三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会迅速变弱,更多是互补关系。
CSM 广视索福瑞的调研数据也能验证这个观点。中国有 39.7% 家庭拥有OTT 智能电视或机顶盒入户,但仅使用这种方式看电视的比例只有 9.1%。
也就是说,大部分消费者会同时购买多种业务方式。
硅谷相当一段时间认为内容行业是技术为王的。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公司会颠覆传统内容背景的公司。
从美国流媒体市场的发展近况看,这个观点未必站得住脚。Benedict Evans 对比了 Netflix 和 Disney 的流媒体用户发展情况。
无论是因为用户饱和或其他任何原因,至少就结果来说,“硅谷派” 的 Netflix 用户增长大幅放缓了,而传统的 “版权内容派” 的 Disney 的自有流媒体用户正在高速成长,并且超过了 Netflix 的用户数。
这个案例及背后的逻辑,值得大部分垂直行业的企业思考。
优秀的垂直行业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