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man Sachs 研究认为,美国人工智能投资在占 GDP 的比重在 2026 年会达到高点(2% 左右)。在此之前,AI 硬件都会占据投资的极大部分。
远期角度,到 2032 年, AI 软件占投资的比重会逐渐超过硬件。
艾瑞咨询的研究显示,中国教育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在 2024 年校外消费 575 亿元,校内机构 164 亿元。预计到 2027 年总规模接近 1,000 亿元。
AI 相关的硬件供应链不仅是服务器、半导体 GPU,还有数据中心对应的环节(能源、空调制冷)等。
The Economist 预测到 2025 年,收入增长最快的领域还是半导体,其次是 AI 服务器的制造商。
如果以 2023 年 1 月 1 日为基准(100),到 2024 年 7 月,美股 AI 硬件主题的 60 家公司骨股价提升到了 200,而标普还不到 150。
硬件是目前 AI 投资的热门主题,而不是应用。
乘用车 ADAS 和自动驾驶需要的硬件产品包括:汽车域控制器 DCU \ 电控单元 ECU、摄像头、激光雷达(Lidar)、雷达、安全传感器等。
Mckinsey 研究认为,到 2030 年相关硬件产品的市场空间可达 550-800 亿美元。DCU\ECU 和雷达占有最大份额。
Google 于 2016 年推出 Pixel 品牌手机。根据 IDC 咨询公司的研究,2016-2022 年共计出货 2760 万部,其中大部分款型的出货量在几百万部上下。
从既往数字看,Google Pixel 还算不上畅销机型,媒体更多将其描述为 “发烧友” 手机。
作为 Android 的提供商,Google 如何定位自己的官方出品的硬件产品。尤其是与生态系统第三方品牌的关系?
“扮演裁判角色,还是运动员角色” 是平台型公司一直面临的经典战略问题。
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传统的做法是从品牌商购买 PC 计算机。近年一种新的做法是通过 Device (Hardware) Subscription 硬件订阅的方式来获得服务。
几大 PC 大厂目前的硬件订阅侧重于面向企业客户。TBR 咨询公司认为,即便 PC 需求目前面临很大的下行挑战,但硬件订阅仍然会保持连续上升。
头豹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教育硬件市场规模由 2017 年的 237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42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2.5%,增速明显。
预计中国智能教育硬件 2026 年市场规模达到 82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为 10.9%。图二是一个案例,错题打印机的工作步骤。
附图是信通院基于 IDC 数据绘制,2021 年中国 IT 支出规模为 2.3 万亿,同比增长 14%。IT 硬件占据了绝对份额,软件和服务的比重相对很小。
软硬件和服务的配比,中国和美国有极大的差别。这个比例也可侧面反映了国内 SaaS、IT 服务赛道的特点。
完整的车联网软硬件系统,通常包括:车载主机(Head Unit)、座舱域控制器(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车联网控制 ECU、消费电子联网 ECU、显示屏模块。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的研究,全球每年车联网软硬件系统的市场空间在 400~450 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