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or Tower 监测数据显示,2025H1 全球生成式 AI 应用(涵盖 AI 助手和 AI 内容生成器)的下载量接近 17 亿次,应用内购买(IAP)收入高达近 19 亿美元。消费者在 2025H1的支出对比 2024H2 增长了一倍。
2025H1,移动用户在 AI 应用上的使用总时长突破 150 亿小时,总使用次数达到了 4,260 亿次
QuestMobile 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头部 AI 会话工具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评价值为 8.8 分钟。
围绕 AI 会话工具能否成为新的 “入口” 一直是热议话题。
如果是入口型定位,在每日使用时间上需要有相当的强度。
基于 Quest Mobile 的监测数据,对比 2019 年 11 月和 2024 年 11月,五年下来:
短视频是最大的变量,字节系(抖音)和快手系获得了极大的份额提升,其他各家巨头的份额均有下滑。
还值得留意的就是 “其他” 部分,份额变化反倒不是很大。
Quest Mobile 披露了 2024 年 11 月的市场监测数据,字节旗下的红果免费短剧和 B 站的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了 100 分钟。
传统长视频为主的腾讯、爱奇艺和优酷每日时长在 60-70 分钟左右。
至少就表面现象上看,越长的视频观看时间要短一些,而越短的视频观看时间要长一些。
用户花费了多少时间在上网用应用,这是刻画市场规模的基础指标。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2024Q4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总体消费时长同比去年增长了 4%,主要由短视频、社交、阅读购物拉动。
从绝对值看,用户消费时间最多的 Top 3 为社交、短视频和中长视频。
eMarketer 最新的研究显示,Tiktok 正在成为美国 18-54 岁人群使用热度最高的社交网络平台。超过了 Insagram、Facebook、和 Snapchat。
而且从具体每天平均使用分钟数看,Tiktok 的领先程度相当大。
从 1870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战末的 80 余年,受益于技术进步,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平均每年下降 0.5%。
ARK 基金预计生成式 AI 也会带来类似的效果,从 2022 年的平均每天 5 小时下降到 2030 年的平均每天 4.5 小时。
基于 data.ai 披露的 2023 年移动应用市场数据,下载量方面中国大陆是美国本土的 9x 倍,总使用时长中国是美国的 5.2x 倍,用户总支出中国是美国的 1.2x 倍。
美国平均每用户开支更多,中国用户在 “应用下载” 方面强度更甚。
data.ai 披露了其对 2023 年全球移动应用市场的监测数据,看到一点有趣的发现:
中国和印度人口差不多,而且近年来印度的移动通信发展迅猛,智能手机渗透率和 5G 用户流量也起来了。两个市场的移动应用总时长很接近。
但总下载次数上看,两个市场差了好多倍,为什么呢?
猜测可能的原因:
(1) 新手机的更新频率(通常和消费能力有关,每换一次手机就是 App 批量下载更新的时机);
(2) 本地语言的 APP 生态系统繁荣问题。印度有 14 亿人口,大约有一亿多可以讲英文。大部分还是讲本地不同的语言,实际上是分割的市场,App 丰富程
刻画一个移动应用市场的规模有三个最基础的指标:(1) 应用的下载量;(2) 用户在这些应用花了多少钱;(3) 用户投入了多少时间使用这些应用。
附图数据来自 data.ai, 应用下载量全球 Top 3 是中国大陆、印度和美国;用户支出 Top 3 是中国大陆、美国和日本;使用时长 Top 3 是印度、中国大陆和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