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man Sachs 研究显示,Google 搜索广告收入中有 18% 付给了流量获取成本(Traffic Acquisition Costs)。这其中,Apple 拿走了大头,大约占总量成本的 65%。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体现 Android 对 Google 流量成本的节省价值。
Goldman Sachs 研究显示,Google 全球搜索广告收入中,有 34% 左右来自 Apple 的各类终端。
从三十年前互联网初始,最早的商业模式就是 “卖广告”。
时至今日,即便很多地区互联网用户增长日趋乏力的背景下,但互联网广告收入,尤其是巨头的广告收入持续增长,远未到乏力之时。
ARK Invest 预测全球广告支出将从 2024 年的 6,000 多亿美元提升到 2030 年的 超过 1 万亿美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 AI 广告的部分,其收入空间在 2026 年之前都很小,但 ARK 预测会在随后 3-4 年迅速扩大。预计到 2030 年超过一半的广告来自 AI 广告。
互联网视频(长视频、短视频、短剧等)最典型的商业模式包括两种:后向广告收入和前向用户订阅收入。
PwC 的研究显示,消费者直接付费的前向收入将从 2024 年的 190 亿美元提升到 2028 年的 230 亿美元;而视频广告额收入将从 2024 年的 320 亿美元提升到 2028 年的 590 亿美元。
广告的增长率高于用户直接付费。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曾经讲过,“看广告无聊,等电梯更无聊”。
从增长黑盒的消费者调研看,消费者身处电梯、地铁等封闭环境时,看电梯、地铁广告的比例是很高的
比例更高的是刷微信朋友圈。
对比其他互联网产品,微信一直是很 “克制” 的。朋友圈投放的广告,无论是频率,还是广告内容质量、相关性都远好于普通的互联网广告
从增长黑盒的消费者调研反馈看,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
一种不严谨的观点。
整个互联网应用最大的驱动力来自数字广告收入,而数字广告支出越大的国家和地区,其当地互联网公司的力量越强大。
附图是 2023 年全球数字广告支出 Top 10 国家和地区。
eMarketer 监测数据显示,美国企业 B2B 的广告支出比例在 2024 年为 45.6,预计到 2026 年可提升到 48%。
这个数字也可以解读为,对比消费品营销非常大比例都是线上开支,而 B2B 至少有一半还仍然是通过线下广告的方式。
搜索引擎广告是互联网广告最大的方向,这个赛道 Google 继续以绝对优势占据领先位置。微软的 Bing 和百度对比仍处于很小的状态。
就狭义搜索引擎广告而言,现在面临两种挑战(或分流),一种是在社交媒体或电商站点的 “站内搜索”(例如:抖音和 Amazon 的站内搜索);另一种是生成式 AI 可能对通用搜索工具的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