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博士生 Seyed M. Hosseini 和 Guy Lichtinger 写了一篇论文 Generative AI as Seniority-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Evidence from U.S. Resume and Job Posting Data。
该文章基于美国 28.5 万家企业,覆盖 6200 万人次的简历(基于 Linkedin 的招聘相关数据)。
图 1:2015 - 2022 初级岗位和高级岗位就业增长曲线基本一致,2023 年开始显著分离。
图 2:在所有样本企业中,有 1.
University of Maryland 和 LinkUp 的研究显示,如果以 2018 年 1 月发布的 IT 工作招聘启示数量作为基点,到 2025 年 4 月,美国 AI 类岗位的招聘启示增长了 448%,而非 AI 类岗位的招聘启示则下降 9%。
另一个可以验证的现象是,美国近期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创新高。
Battery Ventures 提出一种看问题机会的角度。
以呼叫中心为例,美国有 1,600 万坐席代理人(可能人在其他地区),每年的人力成本是 2,000 亿美元。这个空间可支撑呼叫中心自动化服务商 Twilio 40 亿美元的 ARR(年化收入)。
以建筑行业设计为例,美国有 160 万建筑师,410 万土木工程师,每年人力成本 2,700 亿美元。这个空间可支撑 Autodesk 60 亿美元的 ARR。
以法律行业为例,美国有 86 万律师,每年人力成本 5,150 亿美元。这个空间为 Legal Zoom 7 亿美元的 ARR 提供了足够的天花
基于全球最大招聘求职网站 Indeed 的岗位数据,Bianco Research 的研究显示:
自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兴起后,软件开发、信息设计与文档相关岗位大幅下滑,而医生、诊疗等岗位则不受影响。
进一步联想到,只要是工作输出不是某种 “内容生成”,需要现场动手的工作,不太受生成式 AI 的影响。
Mckinsey 对互联网上的代表性新兴技术的招聘帖进行了大数据分析。除了生成式 AI(Gen AI)之外,几乎所有罗列的方向的招聘帖数量均有下滑。
需要留意的是,生成式 AI 相关的岗位数量的绝对值本身很低。
工作岗位的招聘帖子的数量变化体现了这些新技术实际应用的现实。
高盛以美国本土市场的工作岗位为研究对象,其分析了哪些岗位是 1940 年已存在,哪些是 1940 年以后的新岗位。
高盛认为大量的机遇源自新技术的创新。具体类别看,美国 1940 年以后新增岗位最大的领域是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
传统的 SaaS,所谓 Software as a Service,本质还是软件工具。而每一个软件工具的真正运转,企业需要配置对应的员工来操作这些软件。
生成式 AI(Gen AI)在拟人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使得 AI Agent 和 AI Worker 正在变成可能。把 “人力参与交付的服务过程” 给软件化,即 Service as a Software。
风险投资机构 NFX 绘制了一张图。以美国市场为例,B2B SaaS 目前的开支是 2,300 亿美元,而美国企业在知识型劳动力上的支出是 5 万亿美元的体量。
AI 让这两者在进一步重叠,重叠区域就是
IDC 咨询公司预测,2024 年全球个人计算设备的出货量可达 3.986 亿台,会扭转 2022-2023 的下行态势,同比增幅可达 2.6%。
预计到 2028 年,会保持 1.8% 的年符合增长(CAGR),整体呈现趋为平稳的态势。
大量自由职业者会通过白领类的 “零工经济” 网站来接活,比如:设计、文案等。研究数据显示,自 ChatGPT 上市之日起,无论是工作岗位数量发布,还是收入数据,均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生成式 AI 与 “零工经济” 领域的白领工作代替呈现了较强的相关性。
IBM 2023 高管调研中,受访高管表示将优先建立和发展既能帮助员工使用生成式 AI。
四分之一的受访高管预计会用生成式 AI 取代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的员工,但只有 3% 的受访高管会认为生成式 AI 可取代采购部门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