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智能手机品牌商而言,有相当一部分设计产能并非完全由原厂来做,会有外包合作伙伴 ODM 厂商来交付。
Counterpoint 预计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 ODM/IDH 份额将保持在 41% 左右。
以 2024H1 数据为例,Top 5 ODM 厂家(龙旗、华勤、闻泰科技、天珑和 MobiWire 麦博韦尔)占据了92% 的整体外包份额。
当企业对外包可能导致的第三方故障或失去控制存在较多担忧时,尤其会考虑收回部分或全部外包业务活动。
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一问题并未取得进展。德勤调研结果表明: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缺乏内包的内部能力。另一方面,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因而目前不愿投入大量资金。
德勤认为,半数企业仍然感到需要通过继续外包业务活动来节省成本的巨大压力,尽管他们对外包可能导致的流程故障或失去控制存有可信的担忧。这些企业正在采取行动,实施额外的风险管理和韧性 措施。
公司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还是外包一部分服务内容到别的机构,甚至大洋彼岸。一直是跨国公司经营的重要话题。
根据德勤的调研,节约成本仍然是外包最主要的因素。聚焦核心业务、补齐能力缺失等也是排名靠前的原因。
附图是 HSBC 的研究数据,软件工程师每小时程序开发的费率。
美国的程序员费率为 180 美元/小时,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中国大陆、印度的费率为 28~29 美元/小时,是美国的六分之一。
现代软件工业本质也是一种多组件的供应链体系。以硅谷公司为例,通常核心代码和结构在美国本土开发,一些组件和外围配套则可选择亚洲、东欧等低成本地区。
各行各业对数字化浪潮的拥抱已少有异议,技术手段必然会成为企业关键的竞争力的一环。
这就带来典型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应该培养自己的团队,自主研发新技术好呢,还是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商。
附图来自 KPMG 的调研,针对若干重要的零售行业数字化技术的选择:
不同技术态度差别很大,数据分析被零售商认为是重中之重,自研比例最高(43%),而 机器人、5G、GPS 定位等则更倾向于采购自第三方。
运营商与超大规模的云企业(Hyperscale)之间的关系亦敌亦友。
一方面运营商希望使用云企业的技术和服务,另一方面也担心过度依赖这些企业将削弱自身影响力;还有政企数字化市场的争夺等。
附图来自 IBM 针对电信运营商业者的调研,可以看到未来 2~5 年,所有的调研对象都表示将通过外包获得第三方云提供商带来的好处。
IT 服务和外包一直是印度公司的强项。
经济学人绘制了一组图表从收入和雇员角度展示了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
规律还是很明显的:⑴ 欧美加速把 IT 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给印度企业;⑵ 印度本土需求十年来变化不大。
第 ⑵ 点可能也侧面反映了印度本土信息化的建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