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预测未来当然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但不妨碍我们通过历史来激发一些思考。
附图罗列了 1990 - 2000 年第一轮互联网泡沫升起的过程,留意爬坡阶段的几点:
(1) 1995 - 2000 年的美元利率 5% - 7%;
(2) 美国电信运营商在 1996 年要增加 5,000 亿美元 CAPEX;
(3) WorldCom 股票市值在 1999 年达到顶峰(后来爆出来财务造假)。
新技术崛起时,通常贴近基础设施层的最先感受到风向。 1995-2000 时的电信运营商,还有设备提
KPMG 研究了中国不同类型便利店毛利率。领先便利店品牌可以达到 35% 的毛利率,而夫妻店则只有 20%。
进一步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毛利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商品的不同类型。
简单来说,即食食品拥有高达 45% 的毛利率;领先品牌可以实现 60% 销售额为即食食品,自然毛利率高。
这背后也涉及到便利店的功能定位,以便利店最发达的日本为例,到便利店吃饭或者购买速食回家,成为消费者定位核心诉求。
便利店一定程度充当了家庭半个厨房的作用,这个趋势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也会有类似情况。
根据 S&P 的估算,银行资金的服务成本大约为 0.57%。
钱太多了,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