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K Invest 研究认为,2024 年美国出租车(含网约车)每英里成本为 2 美元,美国用户自驾每英里成本为 1.1 美元。中国出租车(含网约车)每英里成本为 0.35 美元。
预计到 2035 年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每英里成本为 0.25 美元。从这个角度看,自动驾驶出粗车在美国市场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1871 年,人类通过马车出行,大约每英里的成本为 2.1 美元。汽车的出现,这个每英里成本降低到了 1.1 美元。
ARK Invest 预测到 2035 年,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将每英里出行成本降低到 0.25 美元。
共享单车分为普通单车和电单车两种。
中规院和滴滴的研究显示,2023 年共享单车单次骑行平均距离1.5公里,共享电单车单次骑行平均距离2.3公里。
单次骑行的时长方面,共享单车单次骑行平均 11.7 分钟,电单车则为 12.2 分钟。
Mckinsey 的一项研究预测了中国共享汽车 2030 年的状态,其定义了几种出行方式:(1) Ride Hailing 打车;(2) 租车;(3) Robotaxi 自动驾驶出租车。
从中国整体角度看,Mckinsey 认为共享汽车的的行驶里程会从 2020 年 1770 亿公里提升到 2030 年的 4500 亿公里,这是一个很大的增长数字。
而一线城市在从 330 亿公里提升到 600~700 亿公里。可见非一线城市的增长空间更大。
从技术创新角度,业界很关注的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Mckinsey 认为一线城市 20
疫情之前,Uber 的业务量(按订单金额)大部分来自共享出行,少部分来自外卖。
疫情之后,两者的需求正好倒过来。看现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外卖,少部分来自出行。
Uber 当前的股价也基本回到 IPO 时的价格。可以算得上一个经典案例了,面临疫情这种重大冲击时,新业务如何对冲老业务。
“移动出行 Mobility” 变成一个日趋火爆的用词说法,汽车行业指的是从一个地点到另外一个地点。
IHS Market 预测 2030 年这个领域会有 4000 亿美元的年收入,KPMG 的预测是 一万亿美元。
经济学人绘制了一张图(附图),将目前全球移动出行领域市值最高的 25 家合在一起展示。
可以看到,除了传统汽车巨头外,有两股势力力量很大:一股是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公司,一股是网约车企业。
根据 LinkedIn 收集的数据,现在有超过10万名员工活跃在出行或自动驾驶领域。 附图是 2017、2019、2020 的数据变化。
Linkedin 从人员简历角度的统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