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ZJ16AE
存量与增量:创新业务「用户 - 场景」矩阵
Robin  |  2022-09-22

上周 Adobe 花费 200 亿美元收购这两年爆红的在线设计工具 Figma;刚才又看了几个创业公司产品,他们希望代替 PowerPoint。思考了一下,发现一点规律和大家分享。

以美国市场为例,这几年很流行的一种创业方法是:

① 选定一个成熟的赛道,现有主导玩家提供的是传统的软件工具,本地版为主(比如:Adobe Photoshop、微软 Office 系列);

② 通过 SaaS 的方式,提供一些细分的功能(一般是传统本地巨头软件的子集),主打 Web 在线工具(免安装)、团队协作;提供各种素材库;也鼓励用户众筹,把自己的作品作为模板让更多人使用;

③ 基本服务免费,高级服务按月收取订阅费用,所谓 SaaS 的经典定价策略;

④ 随着用户增长的起来,疯狂融资;尤其是新冠疫情推动的远程工作浪潮背景下;因为原有老赛道收入空间很大,已经被证明了;所以如果新工具可以代替,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点。

Figma 算是成功者,而在线版 PPT SaaS 到目前普遍不够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Robin 想到了一个矩阵 —— 「用户 - 场景」矩阵,可试着用来描述差别:

图 1 - 矩阵纵轴是按人头用户的覆盖范围,横轴是目标使用场景的宽窄。

图 2 - Adobe Photoshop 等传统工具目标用户是很专业的设计师,而且价格又很贵,覆盖人数自然少;而且传统工具在 APP UI 设计、低成本数字海报、团队协作等领域也不够给力。即,Adobe 覆盖了 AA 区域,AB、BA、BB 都未必合适。这对于 Figma 等新玩家来说,新空间是比较大的,俗称 “增量空间大”。

图 3 - 而对于 Microsoft PowerPoint 来说,其留下来的空间可能就小得多。首先,用户覆盖的角度,PPT 这东西可能很难有人不会用(如果是办公人士)。应用场景角度,Office 系列的在线版,体验不能说好,但貌似也能用,尤其是和强大的 2B 现有客户基础结合。而新版的 PPT 类 SaaS,可能只在部分地方有体验优势(此处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好,有的认为不好)。

总的来说,图 3 出来的空白会远远小于图 2。自然创业公司的发挥空间也小不少。

Robin 这个「用户 - 场景」矩阵,感觉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不仅是用于 SaaS。关心新老产品交替环节创新的朋友们,可参考。

数据来源 Robin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ZJ16AE
延伸阅读
5G Ericsson

爱立信对全球 311 家运营商提供的零售套餐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数据流量包模式” 仍然是最常见的签约业务类型,但运营商正在提供更多的包含游戏、流媒体服务和速度层级选项的套餐,以激励用户使用 5G 服务。

在接受调研的所有运营商中,近 40% 的运营商在其高级套餐中提供无限流量服务。然而,这类产品服务的限制条件(例如,不允许作为网络热点,或限制 IoT 设备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超过 90% 的设置了这些条件的运营商已经推出了 5G。对 “无限制” 套餐进行限制,听起来有些有悖常理,却也突显出这类套餐带来的一些挑战,特别是5G 的高性能吞吐量,某些应用可能每月要用到数百 GB,甚至更大的流量。

基于媒体内容应用的连接包正在成为签约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45% 的运营商使用富媒体和云游戏吸引消费者签约 5G 服务和设备。

WSJ 基于 Linkedin 的数据,对比了 2020 疫情以来,围绕远程工作(Remote Work):工作职位描述、职位申请 和浏览量的变化。

从职位申请和浏览量看,员工对远程工作兴趣持续在增加。但工作职位描述上看,支持远程工作的数量自 2022 年开始呈下滑趋势。

过去三年全球各地都大规模 “试验” 了远程工作的效果,无论其好处多,还是坏处多。从现在的情况看,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的一些企业越来越多在要求员工返岗。

看到 WSJ 的一句话:Even Zoom Needs Its Workers In the Office (Sometimes)。

远程办公 Microsoft

Microsoft Teams 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案例,至少包括几个方面:

(1) 新冠疫情前后的变化,来观察远程办公的潜力,注意日活用户(DAU)几个时间点:

2019 年 11 月 - 2000万

2020 年 3 月初 - 3200万

2020 年 3 月中(隔了一个星期)- 4400万

(2) Microsoft Teams 实际上 2019 年 6 月 DAU 就超过了硅谷明星产品 Slack(图1)

Slack 和 Microsoft Teams 可以算相同赛道的两个玩家,一个是 “互联网 to 企业化",一个是 “企业级软件 to 互联网化”;

Slack 基本上是小团队级软件,免费切入;也有一些大型公司用 Slack,但基本是大公司的某个小部门来用(当然这个局面肯定也会有变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