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aS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as a Service) 指把通信网络能力以云服务 API 的方式开放,让第三方企业或开发者(付费)调用。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把通信话音、短信和 Email 推送一起,形成 API 能力组合。
根据 Synergy Research 的研究,2023 年全球 CPaaS 的市场空间为 80 亿美金,预计到 2025 年将提升到 100 亿美金。
从玩家分布角度,Twillio 以 35% 左右的份额位居第一,爱立信旗下的 Vonage 排名第二(份额在 10% 左右)。

生成式 AI 发展大趋势下,各种大语言模型(LLM)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 OpenAI 的 GPT 和 Google 的大模外,还有各种开源模型。在 Hugging Face 上宣称有 30 万种模型可供选择。
对于应用开发商而言,一种主流的手段就是像使用云计算算力一样,通过互联网 API 去调用大模型服务商的模型能力,然后按照使用次数去付费。
由于不同大模型的计算质量以及品牌有差别,此类 AI 算力服务的价格也差别很大。例如,GPT-4 会比 GPT-3.5-Turbo 贵 30x 倍;GPT-4 比其他某些模型服务商贵甚至 100x 倍。
这就给应用商带来一个问题,对于 “普通的计算请求” 是否也需要用 “很贵的 GPT-4” ?可否用便宜一些的其他模型服务来代替 GPT-4。
创业公司 Martian 就在走类似事情,其提供了...
微信、WhatsApp 等 OTT 消息很大程度会代替短信,尤其是消费者与熟人朋友之间。
但两者真的是 “完全代替” 关系么?也不是的。因为很多时候,即便是认识的熟人,你可能也并不愿意加其为微信好友;陌生人则跟不会加好友了。
附图是 GSMA 在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一项调研,围绕 SMS/RCS 和 OTT 消息的对比。结论是两者会共存,不会是互斥关系。
附图的数字是某个市场,用短信的渗透率与 OTT 消息渗透率的对比。比如:以法国为例 91% 的人会每周至少用一次短信,而 64% 的人会每周至少用一次 OTT 消息。法国在下图的得分为:91% - 64% = 27%。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很大的思路,即: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看似每个赛道都很拥挤。但如果仔细去了解,会发现消费者自己会把类似工具用于不同应用场景,自然做切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