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物联网更喜欢用 M2M 这个词,所谓 Machine-to-Machine。随着云计算和终端技术的大发展,已经很少有物联网项目真的只是一个机器到另外一个机器了。
IoT Analytics 咨询公司归纳了一个精简的三层软件结构,可用来描述现代 IoT 项目得层次分布。
最底层是终端层(终端、网关、本地控制器等),中间是中间件(协议转换、物联网平台、协议 Broker等),最上面是应用层(数据分析、数据库、具体行业应用)。
物联网通信网络(比如:5G、NB-IoT)是终端层和中间件层的传输载体。
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到,物联网不仅是只是 “网络连接”,而是每一层有大量的软件协议栈要去实现。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在 2023 年达到了 33 亿,同比增长 24%。预计到 2030 年,总连接数可达 62 亿,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10%。
2023 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收入为 1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预计到 2030 年收入可达 260 亿美元。
很多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 BP 中会描述自己的业务最终会一个 “平台”。很多大型企业在为新业务立项申请的时候,也会描述这个新业务会是一个 “平台”。
然后真正能成为产业界认可的 “平台” 数量并不多。附图是经济学人杂志绘制的一张目前全球大型平台的一览,圆圈大小代表 2020年11月的市值。这张图也间接折射了科技公司各地区的能力大小。
平台 Platform 不是来自企业自身的能力表现,而是来自产业生态系统各方的感知。
平台经济是一种集体现象,而不是企业个体现象。产业各方认可并加入你的生态系统并从中获益,则其就是一个平台;如果大家都不来只观望,则其就是一个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