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是爱立信对不同无线技术(和频率)在智能工厂的适用性研判Latency and reliability aspects of spectrum and technology choice.
Non Real-time vs. Soft Real-time vs. Hard Real-time 这个提法不错,可翻译为:非实时 vs. 准实时 vs. 硬实时。
毫米波可能会是常用中频段在工厂部署的很好补充(点对点,超大上行带宽和低时延)。

GSMA 认为当前到 2027 年,智能手机采用率和视频观看量将保持上升趋势,推动大部分地区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三倍以上。
中国每用户的流量(DOU)平均可达 50GB/月,这就意味着先锋用户可能会有 100~200GB/月 甚至更高的移动流量需求。
200GB 以上的月均流量会诞生什么应用呢?我们可大胆猜想。
小提示:(1) 抖音崛起过程的背后,是中国移动月均流量从 1.4GB 猛增到 12.6GB 的五年;(2) 再看一下目前抖音短视频的平均画面质量。
人类对清晰度体验的追求是不可逆的,曾经我认为 DVD 是非常之清晰的。
光缆长度是造成传输时延的主要因素之一,每 1000 公里长度的光纤的传输时延约 5ms。附图来自中国联通,不同地区枢纽节点之间的物理层时延。
对比物理层时延,路由器、网关之间的每次跳转会增加更多时延。
附件数据来自 Open Signal 的测试数据,从用户侧角度看各家公司的宽带网络体验。
从结果看,T-Mobile 5G Home(FWA 固定无线接入)强于 AT&T 的固定宽带;而美国固定宽带网络的领头羊 Comcast Xfinity,T-Mobile 5G Home 也不落下风。
这些数据也可侧面解释了,为什么作为一家移动运营商 T-Mobile,能够通过 5G 技术手段获得了近两年美国固定宽带的净增用户的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