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用户上网方面有两个著名的创新项目,一个是 Google Fiber,提供超高固定宽带接入,该项目在前两年关闭了。
另外一个影响力较大的项目是 Project Loon,通过在热气球安置通信设备实现更广区域的地面覆盖。Project Loon 的技术问题比较复杂,除了气球与气球之间通过自主网形成一个 Mesh 结构、热气球本身的远程控制、气流变换等皆面临诸多物理问题。
2013 年以来,Project Loon 一共上升了 1,750 个热气球,在肯尼亚等地有一些试验性业务开展;Google 与西班牙电信在秘鲁的农村和亚马逊丛林也有 LTE 的合作。
几乎所有空中互联网创新项目都会强调其解决的问题是:(1) 全球还有 38 亿人所处环境比较偏远,还没办法上网;(2) IoT 应用有更多需求。
而此类项目都声称要提供一种广覆盖、低成本的通信连接服务。
而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是 Project Loon 不能实现其声称的 “低成本服务”,进而 Google 公司宣布 2021年1月22日起关闭这项始于 2011 年的创新。
下一个有待观察的是 Elon Musk 的 SpaceX 低轨道卫星上网业务。
截止到目前,在 “用户上网通信” 领域的创业公司鲜有成功者,可能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 3G/4G/5G 移动通信的价格已经超级便宜了。在一个每年持续单价下行、规模门槛又极高的行业,创业公司崛起的可能性极小。
Musk 的 SpaceX 的卫星上网财务上是否行得通还有待验证。当然,也有评论分析指出,特斯拉汽车能否持续赢得市场,很大程度依赖 SpaceX 的故事。(虽然两者其实是独立的公司,但消费者和媒体不管那么多。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就够了)





OMDIA 预计全球云计算和主机托管的数据中心 CAPEX 投资在 2025 年将达到 2,000 亿美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0.5%。
从地域分布看,北美一直占据了 CAPEX 投资的半数以上。比较意外的是拉丁美洲的投资居然如此之小。侧面也验证了当地的数字化水平,以及对北美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
KMPG 和澳洲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大学开展了一项调研,针对 AI 时代,民众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度话题。这项调研覆盖了 17 个国家和 17,193 受访者。
在 AI 的应用类别中,AI 用于医疗的民众信任度是最高的,AI 用于人力资源的信任度则最低。
从不同国家看,印度和中国的受访者对 AI 的信任接受度是最高的,北欧和日本则最低。
欧盟 27 国在过去十多年电力能耗是缓慢下滑的。2008 年的电力能耗比 2023 年还多 10%。
由于 AI 数据中心需求的增加,以及电力化(电动汽车)的发展,高盛预计欧盟 27 国的电力能耗在未来十年可提升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