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英国电信)旗下的移动品牌 EE 2019年5月在英国上市 5G 业务。过去四个季度开始,EE 的 5G 用户发展进行高速阶段。
注:EE (Everything Everywhere) 原本是 T-Mobile UK 和 Orange UK 在 2010年合并而来;2016年 BT(英国电信)花费 125亿英镑收购了 EE。原德国电信(T-Mobile)和法国电信(Orange)分别转持 BT 的一定股份。

Mckinsey 的一项研究,估算工业 4.0 主题下的四大类用例(制造、建筑与采矿、供应链和农业)在未来十年的 5G IoT 连接需求。
Mckinsey 估计 2030 年,全球这四大类用例会达到 2230 万 5G IoT 连接。
有的读者可能对这个数字会失望,毕竟中国几个大城市一个城市的消费者手机就可以超过这个数字。
我需要提醒:5G 服务工业 4.0 的场景不是简单消费者流量卡。如果运营商真做成差不多,那这块市场的开发显然是很失败的。
经济学人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英国创投项目的出资方的国际化程度。
以 2021 年为例,对于种子轮(项目还没有形成收入),有 20% 的投资有海外投资者参与;VC 轮有近 30% 的投资有海外资本参与。
到了成长期阶段,国家投资者的参与比例超过 45%。
POE 是国际市场代表性的大模型 ”套壳应用”,用户可以在一个对话窗口中选用自己心仪的多个大模型。
从 POE 这个第三方角度,各家大模型公司的用户使用份额是怎样呢?附图来自 POE 披露的数据,截取自 2024 年 1 月到 2025 年 2 月底。
GPT-4o 以 38.3% 排名第一,Claude-3.5 和 Claude-3.7 分别以 22.3% 和 11.9% 排名二三位。
从 POE 的角度,OpenAI 的优势远没有 ChatGPT 在最终用户出的份额那么大。侧面也反映了,为什么基础大模型公司 “最好” 还是要有自己的原生对话应用,体现了用户入口,或者用户品牌心智占据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