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ys Mason 和 Vodafone 针对全球 328 家物联网应用者进行调研,其中一项问题是关于对网络性能指标的需求。
时延(Latency):72% 的企业要求数据必须在几秒内(端到端时延),而39% 的企业则表示延迟长一些也无所谓。(两者存在重叠)
数据量:39% 企业表示其设备每天的数据传输量小于 10MB;而 70% 的企业的设备会超过 10MB/天。(两者存在重叠)
传输速度/可靠性与成本:64% 企业愿意多付费用,以得到稳定快速的传输;而 43% 的企业则愿意选择低性能来换取低成本。(两者存在重叠)
这组调研也侧面验证了 IoT 需求的多元性:5G IoT、NB-IoT/Cat-M、普通 2G/3G/4G 蜂窝 IoT、Wi-Fi 甚至固网,各自都有其目标客户。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的研究,2025 年可以接近 400 亿个各种大大小小的终端设备。
从数量看,比较大的类别:(1) 企业IoT;(2) 智能家居;(3) 智能手机。
需要指出的是:理论上这些终端都会联网,但用什么技术联网?不同联网的增减关系?还有价格?需要更多研究。
从传统角度,投影仪是一种企业侧用的设备,主要用于团队会议。根据据天风证券的研究,中国每年投影仪的出货空间为四百多万台。
近年来,家用投影仪销售数量在稳定上升,投影仪作为一个 “家庭最大的屏幕” 逐渐成一种主力的终端形式。
2019~2020 每年家用投影仪出货量在两百多外台,围绕这块的内容和网络带宽拉动值得思考。
Altimeter 汇总了一张表(图一)展示了 Microsoft、Google、Amazon\AWS、和 Nvidia 在过去十年风险投资案例的变化。
图二是 2023 年披露的大宗投资,基本都是大模型 LLM 和 AI 相关。
但和传统风险投资的差别在于,大模型企业将接受到的资金的很大部分会用来购买云服务商的算力,这些云服务商正好是 Microsoft、Google、AWS;或者购买 Nvidia 的 G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