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 咨询公司在 2022 年的企业客户调研显示,Wi-Fi 仍然是企业专网使用率最高的技术,占比达到了 40%。
蜂窝网络以 24% 的比例为列第二位(此处的蜂窝,应包含 4G、5G、NB-IoT、Cat-1 等)。
从短期看,成本仍然是 5G 专网规模发展面临的瓶颈。NaaS 网络即服务模式目前在企业客户的接收度也还有一个培训过程。
NaaS 虽然看起来起步门槛会低一些,但也面临控制权的转移问题。而且,事实上,我感觉很多服务商所谓的 NaaS 的就绪度也 “并不是很完备”,从产品管理角度。
5G 专网从技术演化为一种产品,产品管理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方测速机构 Root Metrics 数据显示,2021年下半年美国前五大城市(按人口)的 5G 下行速率均值最高的为芝加哥,达到了 122.5 Mbps;而洛杉矶的测试速率最低,为 55 Mbps。
从 5G 网络覆盖性角度,芝加哥有 92% 的测试样本为 5G,而纽约和费城只有约一半的样本为 5G。
5G 企业网(Enterprise 5G)是企业数字化环境走向无线化的重要话题,对于行业的意义有点类似当年移动固网代替的历史复现:
(1) 1999~2009 话音时代的移动固定代替;
(2) 2020~2030 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生产环境的无线化/移动化。
5G 专网(5G Private Network)则是 5G 企业网话题下的重要技术之一,围绕其市场空间一直充满争议。
一种研究方法是基于传统无线专网技术(TETRA 等)的销售数据进行推演,这样推演的空间必然是很小的,因为窄带专网技术原本应用范围就很有限。
此类研究方法忽视了 5G 专网和传统窄带专网的价值差别,可能类似 iPhone 与 BB 机的差别。
分享我认为有价值的两个参考数据:
(1) 爱立信 5G...
无论是用什么技术,IoT 万物互联总得依靠各种无线空口技术给联网起来。
根据 ABI Research 的研究,全球 IoT 设备侧的天线出货量在 2025 年将达到 71 亿套。
其中蓝牙和 Wi-Fi 是最大的品类,两者加在一起接近 50 亿套。2/3/4/5G 会达到 7.5 亿套,NB-IoT + LTE-M 可达到 4.44 亿套。
每个 IoT 设备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天线,天线数量也反向映射了不同制式的数量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