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和 GPT-3.5 和 GPT-4 已经给世界展示了强大的生成式 AI 的能力。 目前舆论的声音更多是认为 ChatGPT 无所不能。
全球金融数据和信息服务的领头羊,Bloomberg 也发布 BloomergGPT,这是全球首个金融领域的专属 GPT。从披露的研究论文看,对于金融类特定任务执行上,BloombergGPT 显著优于其他通用大模型。
经典桥段可能又要再现了:对于金融行业的问题和内容生成,是应该用 ChatGPT 呢?还是 BloombergGPT?
如果是按照过去 Web1.0 和 Web2.0 时代的经验,通用工具(比如搜索引擎)和专用工具(比如:Bloomberg Terminal)两者是共存的。几乎所有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和基金经理们都会购买 Bloomberg 价格不菲的服务。
目测,OpenAI...
“类比” 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本能。
每当遇到新情境时,人类会寻求迅速剥离无关紧要的部分,透过事件表象看本质。这是一种人类无法抑制的心理条件反射。
以 < 图 1 > 代表性产品从上市到发展一亿用户需要多少时间为例,受众会条件反射般认为,ChatGPT 的潜力会比 WeChat、Tiktok、Facebook 大得多。
但实际上,ChatGPT 用户停滞增长许久了(OpenAI 最近又进一步免去用户注册要求,看能否再激活一下增长)。
< 图 2 > 代表性企业在前三年的收入,受众很容易得出结论:OpenAI 的收入变现要比 Google、Amazon、Facebook 好很多。
但实际上,整个生成式 AI 在今年会面临严峻的 “进一步的收入从哪里来的” 问题。而 Google、Amazon、Facebook...
以宽带为基础产品捆绑新业务是家庭市场发展的主流趋势。
围绕此话题,OMDIA 咨询公司在包含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调研显示,有十多项新业务,消费者中有 10~15% 的比例愿意捆绑在运营商的宽带套餐中。Top 3 分别是:移动银行、智能家居及安防、云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