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e 是一家新成立的 MVNO(虚拟运营商),其声称会聚焦蜂窝网络连接侧的用户隐私保护,以区分 AT&T 等传统电信运营商。
移动用户的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并不是全新话题,但更多商机是从终端软硬件角度,或者应用层角度,而围绕蜂窝网络连接的安全保障更多依赖基础电信运营商。
Cape 认为这是一个创新机会。其已经获得了累计 6100 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分别来自 XYZ Ventures、a16z 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
移动通信行业是一个成熟的 “重资本” 行当,已经许久没有吸收到风险投资了。Cape 这次算开辟了一个新的切口。


IoT Analytics 咨询公司的分析现实,全球 IoT 蜂窝网络连接中,基于 eSIM 的连接数将在 2023 年突破 5 亿户,市场份额达到 32%。
IoT Analytics 认为这一变化的一大推手来自美国和欧盟监管,其会推动物联网安全强制要求,需要使用基于硬件的信任基础。
而 eSIM/iSIM 技术支持从芯片到云安全的实用解决方案。通过利用安全元素作为信任的硬件根源,可实现非对称加密,从而增强整体安全框架。
Analysys Mason 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运营商的 OPEX 总盘子在 1.4~1.6 万亿美元区间。
与网络相关的 OPEX 在 5,200 万亿美元左右。占 OPEX 的比例会从 2020 年的 49% 提升到 2027 的 51%。
The Information 汇总了生成式 AI 在 2022Q1-2024Q1 九个季度的风险投资情况。如果把 OpenAI、Anthropic 的几倍巨额投资分开,更多投资倾斜到了 AI 应用层。
过去二十年,硅谷的任何新技术主题的兴起过程,都是风险投资公司输入资金为主,来自大型企业的投资通常在早期占比很低。
而生成式 AI(Gen AI)是首次出现,一开始就是大型企业注巨资的情况。
当然,应留意另外一层意思:这些注资方(Microsoft、Google、Amazon,还有 Nvidia)本身就是基础设施提供方。
所投资企业拿到资金后,又会用很大比例资金去购买这些注资方公司的算力产品。
算不算一种体内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