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PVE9S1
中美电子商务巨头增长对比
Robin  |  2021-04-01

经济学人基于彭博的数据,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全球电子商务巨头子 2018 年 7 月起的股价增长情况。

可以看到,即便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分别在中美如此强大的背景下,仍然崛起了新的巨头:中国是拼多多,北美是 Shopify。

虽然同为电子商务,中美的赛道和模式差异是明显的。

阿里巴巴是提供平台服务给买卖双方,自己并没有进货和销售货品的角色;京东和亚马逊相对更类似。

而 Shopify 则更不同,其定位是为一个个独立卖家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此类后台定位公司,之前的经验看也并不容易做得很大,但 Shopify 体现了自己的特别之处。

Shopify 最初定位是一款专为中小型商家提供 SaaS 服务的电商建站工具。为电商卖家提供搭建网店的技术和模版,包括订单追踪、自动化库存管理、上传图片、添加标签、支付等功能。

Shopify 提供电商独立站,也可将网店推送至 Facebook 和 Amazon等大型站点。

拼多多给我们的启示是从现有巨头背景下寻求进一步下沉的机会。Shopify 的启示则是,通过面向长尾提供看似较小的工具服务也有可能形成巨大的规模总量。

数据来源 The Economist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PVE9S1
延伸阅读
电子商务 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的一组图对比了中美两个电子商务大国的玩家一览。

几个直观感觉:

(1) 中国的市场集中度更高,Top 3(阿里、京东、拼多多)占据了更高份额;

(2) 美国的 “其他” 部分占比更低,侧面反映了独立站点、其他渠道的更有发挥空间;

(3) 围绕这个差别的原因就多了。此处提醒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中美在 Web 的生态已经大不同了。

美国目前 WWW 和搜索引擎生态还是和过去类似,用户还是很依赖谷歌搜索;中国基本上 App 站内局域化,用户在百度搜索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进而,在中国搞电子商务独立站点的挑战比美国要大很多。

(4) 亚马逊在美国的整体份额仍然在上升;阿里在中国的份额是下滑的。

即时零售 Goldman Sachs

Goldman Sachs 预测中国即时零售的市场空间在 2030 年会超过 1.5 万亿人民币,对比 2024 年的不到 6,000 亿人民币会有大幅度提升。

从玩家分布角度,预计到 2030 年美团可拿到 62% 份额。淘宝和京东的份额则分别有所下滑。

引出一个话题:传统电子商务的配送是相对低频,而外卖配送是相对高频。一般高频打低频是比较有优势的。美团从外卖配送到即时零售,看起来更有优势。

视频会议 Synergy Research

新冠疫情推动了大量的在线教育、远程工作需求。各种广义视频会议成为一种每天都要用到的 “刚需”。专用的视频会议硬件设备,或者 PC 外置的摄像头需求呈同步上升态势。

根据 Synergy Research 的数据, 2020Q2 全球视频会议设备销售收入同比 2019 增长了 11%。Cisco 占据了 47% 的份额,同比增长了 10%。Logitech(罗技)的增幅达 31%。笔者周围很多人购买了安装在笔记本电脑上的罗技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