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C(Direct to Consumer,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Salesforce 的调研显示,2019 年调研对象中只有 49% 的人通过网站购买过 D2C 品牌,到 2022 年这一比例提升到 64%。
对比传统品牌主要通过中间渠道商进行销售,D2C 品牌通常会跳开这些中间环节,通过互联网直接完成客户的获取和销售闭环。
如果是很传统的品牌商玩法,其主要面对的下游是渠道商,而不是最终消费者,甚至和消费者是割裂的。
D2C (Direct-to-Consumer) 仅线上销售的品牌,或者在线上起家的品牌。
附图是 IAB 评选的 Top 250 D2C 品牌;其研究发现有 78 家采用了 “订阅服务 Subscription Model” 的商业模式。
N 年前的消费品市场,有客户的概念,也有会员的概念(一般是为了积分奖励),很少有 “订阅用户 Subscription” 的概念。
也算一个传统电信行业用词的泛化使用,未来每家公司都是 “运营商 Operator”。
一些相关概念:
Indirect Brand Economy, 1879 - 2010
“Indirect Brands” are characterized by value-creation based on dominating O&O,...
eMarketer 对 Amazon 在美国市场的数据显示:“图书、音乐和视频” 品类,Amazon 占据了 78.5% 的市场份额,是份额最高的品类。
计算机和消费电子排名第二,Amazon 份额为 50.3%。整体来看,eMarketer 估计 Amazon 占据美国零售市场的 38.2% 的份额。
来自尼尔森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国消费者对升级 5G 的看法。
⑴ 速率是排第一位的,其次是 ⑵ 网络覆盖和 ⑶ 信号稳定;就两个因素本质就是网络覆盖质量。
在往后是 ⑷ 追求潮流和 ⑸ 游戏视频更顺畅。
一些思考:
速率最容易理解,消费者选第一个很正常;但实际使用时、如果网络覆盖连续性不够、体验感知是很不好的。
前四名的倾向都没有提及 Use Case,一定程度反映了用户的想法,只要性能比 4G 进一大步、就会接受,用户不关心有没有更好的 Use Case 问题。这一点的思考逻辑和电信业内人士有不同。
有点类似普通列车换为高铁,速度快就够了。像车上看电影、点餐、座位更宽之类相对不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