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insey 对离散制造行业客户的调研,哪些因素是其选择公有云服务商时的前三个倾向要素。
从结果看,① 性能(可靠性、速率等)、② 数据安全与治理、③ IT 成本控制工具 是排名前三的因素。
注:此处 CSP 指 the public Cloud Service Providers。
Synergy Research 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公有云(IaaS + PaaS)和私有云的市场空间为 2,700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9%。
Top 3 (Amazon、Microsoft 和 Google)的总份额仍然在持续增加。其中,Amazon 的份额有所下降,而 Microsoft 上升势头更加迅猛,从 2018 年的 15%,提升到了 2023Q4 的接近 25%。
Microsoft 的云基础设施服务和 Amazon AWS 的打法还是有相当不同的。尤其是 Azure 和Office 365 系列的捆绑,以及 OpenAI 等合作。
Microsoft 云服务上可作为一个经典案例,追赶者如何通过重新定义赛道来获得成功。
ARPU(人均月收入)是通信业最基础的经营指标。ARPU 持续下滑一般是 “常态”,除了竞争原因,从本质上看每一代技术一方面走向成熟,成本会低,另一方面具有普惠性质的通信技术,会让更多人有机会负担得起。
而每一代新技术的上市(比如从 4G 到 5G)则会带来一轮 ARPU 局部扭转的机会,也算一种技术红利体现。头部和部分中部消费者通常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购买更优的体验(实际新技术每 Mbit 流量价格会更低,但每个月会使用更多的流量,带来整体消费增加的可能)。
从经营角度,运营商也会通过打包更多增值业务(比如:权益、视频内容等)让 ARPU 有上升的机会。
从披露的数据看,中国移动在 2021 年同时取得移动业务和家庭业务的 ARPU 双升,而且增幅不小。考虑到极大规模的用户基数,这也展示了消费类(移动 + 家庭)市场的巨大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