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g Insight 咨询公司对比了 2022 年主要物联网技术模组的成本区间。
其将物联网技术归为三大类:(1) 移动蜂窝网络技术(2G、3G、4G、5G)、(2) 非授权频率的 LPWA(LoRa、Sigfox)、(3) Wi-Fi 和蓝牙。
“价格因素” 或 “性价比因素” 是制约技术规模应用的关键一环。 无论是 2G GPRS、还是 4G 时代的 NB-IoT 和 LTE-M 均实现了相当有竞争力的价格,其能够大规模上量变得是很自然的事情。
4G LTE Cat-4 及以上的高性能版本,在车联网的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G NR 模组成本目前在 150~200 美元区间,是其他模组价格的很多倍。期待进一步的成本降低。

完整的车联网软硬件系统,通常包括:车载主机(Head Unit)、座舱域控制器(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车联网控制 ECU、消费电子联网 ECU、显示屏模块。
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的研究,全球每年车联网软硬件系统的市场空间在 400~450 亿美元左右。
物联网应用者正在使用物联网来监控和追踪一系列范围广泛的变量 —— 从位置到健康、从消耗到状况。根据 Analysys Mason 和 Vodafone 的调研,目前每个企业的平均变量水平是四个,最常见的用例是追踪实体资产的安全性。
下图是围绕具体最终哪些变量,不同企业的调研倾向性。
广义物联网范畴中,汽车/车联网是 “最值钱” 的细分赛道。
窄带物联网,都已经是 “窄带” 了,ARPU 之低是完全可见的;对比而言,汽车则是最理想的大宽带需求场景。
中国 2019 年乘用车自主品牌整车出口 83.9 万辆,放眼未来每年百万级新增出口是完全也预见的(先不考虑新冠疫情);而汽车 100% 联网,并且不断升级所谓的智能化,也是完全可预见的。
如果算上带轮子的工程机械 …… 总之,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
车轮是个好东西,一有轮子就会 Mobility,移动运营商应高度重视带轮子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