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G5QFJM
流量使用与资费的关系
Robin  |  2021-11-01

电信行业经常会提及一个词 “剪刀差”,大意指用户使用量、或者成本越来越高,但收入增长跟不上,导致两者差距越来越大,像一把剪刀一样。

这个情况在过去十余年大部分时候是存在的。但具体到局部环节则不一定。

图 1 - 过去几个季度中国户均移动流量使用量

图 2 - 过去几个季度中国移动流量平均资费。

以 2020Q2~2021Q2 为例,前者增加了 32.6%,而后者增幅为 -25.6%(下降)。

从这个角度看,剪刀差并不明显。

数据来源 工业与信息化部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G5QFJM
延伸阅读
DOU JP Morgan

移动用户的人均月流量(DOU)使用是电信行业的经典指标。各家公司也会持续的预测目标公司的 DOU 变化。

读到投资银行 JP Morgan 的一张图,针对美国 MVNO 虚拟运营商,其列出了 2017 年、2019 年和 2021 年三次针对未来几年的流量预测。

可以看到其后面两次的预测数字对比 2017 年有了较大的提升。代表了一种行业态度,尤其是 5G 商用对流量的影响。

注:MVNO 通常会定位一个细分的用户群,通常资费和总额度会低于主导运营商。JP Morgan 预测 2026 年 MVNO 平均每月 DOU 为 19.8GB;而爱立信预计整个北美市场的 DOU 在 2027 年为 57 GB。

移动网络 中国移动

移动网络流量增长放缓是一个行业性现象。我们整理了三大运营商手机上网总流量的增长对比,也呈现类似的态势。

如果把 15% 增长率作为高增长基线,中国联通在 2022 上半年就已经低于这条线。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增长率也很接近。

注,影响流量增长的典型因素:智能机的更新换代频率,新热门应用的拉动等。

当然,网络能力本身不能是瓶颈。以为 5G 网络的大力建设,网络能力暂时应该是富裕的。

数据交易 Frost & Sullivan

Frost & Sullivan 和上海数据交易所的研究显示,2022 年中国数据交易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 876.8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可达 5,156 亿元。

中国数字产业化和政府对数据要素的支持,会进一步推动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

长三角占 2022 数据交易市场的 26.8%,位居各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