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对比通用算力环境,使用专用网络硬件在执行特定功能时能耗效率会更高。
但这也面临一个问题,企业自有的专用网络设备并不是 “任何时候都是满负荷” 的。此类设别如果是满负荷运转,自然单位处理效率是最高。
Analysys Mason 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针对 “网络防火墙、WAF、DDoS 防攻击、负载均衡、WAN 优化、SD-WAN” 等网络软硬件设备,如果迁移到云端,有望将碳排放量减少 78-96%。

Synergy Research 预计到 2030 年,全球超级数据中心(Hyperscale)的计算能耗容量会是目前的三倍。但数据中心的每年新增个数则相对稳定。
这意味,单位数据中心讲具有更高的能耗容量,平均 IT 负载会大幅增加。
国际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的三巨头是:AWS、Microsoft Azure 和 Google Cloud(GCP)。
投资银行 Barclays 绘制了一张图,展示了三巨头从 2014 年以来按季度的营收变化。
Barclays 认为三巨头的年化收入可达 1350 亿美金,按照 42% 的年增长率估算的话。
每个概念都有一个上下文的语境。
消费者在讨论云服务时,基本上不关心云在哪里,总之在网上就可以。
运维工程师在考虑云计算虚机部署时,就要考虑在公有云服务商的哪个区域(Region)和可用区(Availability Zone)等。
而云服务商进一步考虑数据中心机房时,则要精确到具体的物理位置了。
Synergy Research 有一项有趣的研究,其分析了数据中心主机托管市场的收入空间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其结论是 Top 30 都市圈贡献全球 68% 的收入,显然这是一种新的数字不均衡。
和这个话题有关的是,国家在提倡的 “东数西算”,将东部的数据流动到西部进行存储和计算。
“东数西算” 有望缓解算力不平衡问题。对于承担跨地域数据传输责任的网络服务商来说,这是一个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