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认为中国运营商在 2021~2023 为 5G 建设的高峰期,其中 2022 年建设最多的 5G 基站,将达到 110 万个。
根据工信部 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要求,到 2023 年 5G 个人用户普及率会超过 40%,5G 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 50%, 5G IoT 终端用户数量年均增长率超 200%;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 18个,建成 3000 个 5G 行业虚拟专网。

来自尼尔森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国消费者对升级 5G 的看法。
⑴ 速率是排第一位的,其次是 ⑵ 网络覆盖和 ⑶ 信号稳定;就两个因素本质就是网络覆盖质量。
在往后是 ⑷ 追求潮流和 ⑸ 游戏视频更顺畅。
一些思考:
速率最容易理解,消费者选第一个很正常;但实际使用时、如果网络覆盖连续性不够、体验感知是很不好的。
前四名的倾向都没有提及 Use Case,一定程度反映了用户的想法,只要性能比 4G 进一大步、就会接受,用户不关心有没有更好的 Use Case 问题。这一点的思考逻辑和电信业内人士有不同。
有点类似普通列车换为高铁,速度快就够了。像车上看电影、点餐、座位更宽之类相对不重要。
...
5G 可以工作在不同频率。一般来说,频率越低,单基站的覆盖范围就越广阔。但频率越低,频谱带宽就越小,进而对用户来说可能速率就不够理想。
附图来自投资银行 Credit Suisse 的估算,其估算了不同频率条件下,覆盖中国全境需要的基站数。
可以看到很极端的情况,如果全部用 4.9GHz,需要 342 万站,如果使用 700MHz, 则只需要 47 万站。
运营商会根据不同地域需求分布的差异化,使用组合式配置 5G 基站。
IoT Analytics 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蜂窝物联网 IoT 模组在 2023 年出货量同比下滑了 18%,收入下滑了 11%。
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低迷、以及新冠疫情前两年囤积的库存过高,都是出货量下滑的原因。
中国移动模组首次进入了前五名,也是全球少见的运营商品牌的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