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Raymond 在讨论开源社区的激励时,提及了不同的做法(附图)。我认为看似矛盾其实也并不矛盾。
类似公司管理中,宽松的环境对于自律性很强的人,更有利于发挥能力,会体现惊人的创新和效率。
但对于不够自律,相对普通的业者,则意味着产出平庸;时间混久后,员工自己再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也会下滑。
从人数总量看,前者可能是后者的 1/100~1/1000。
开源项目和工业模式的比例可能也是如此,对于少数 Top 开源项目,比如 Linux 必然是超级成功。
但如果随机抽出同等数量的曾经开源的项目和商业开发项目,前者可能成功率很低,后者会远高于前者。毕竟后者都是有合同契约推动的。

对于一些人而言,即便没有外部激励,他们仍然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激励,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并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此刻,学而思课堂尾排,陪读的 Robin 补充:
⑴ 如何能成长为“自我驱动”人士呢?这是一个问题
⑵ 显然此类自我驱动的培养,不应等到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后;反倒你会发现很多看起来很上进的人,到了大学,或者进入职场,或者步入中年后,越发失去自我驱动力。
⑶ 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进行培养,可能有无数个因素,但我找到了两个:
a) 孩子应不断找到“赢”的感觉,尤其是经过一些挑战,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赢”的感觉;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某些鸡头比凤尾更有价值。
b) 孩子有足够的“留白空间与时间”,即:Unstructured...
无论是经营管理的管理者,还是雇员,KPI 都是经常提及的热词。近年来 OKR 的热度也有大幅提升,虽然 OKR 的历史也不短了。
那 KPI 和 OKR 谁更能代表先进的经营思维?或者说,哪个更受目前的产业关注呢?从一些管理论坛或者媒体文章看,貌似 OKR 是先进的,因为时常有一种叙事逻辑 “KPI 存在如何的问题不足 ……”。
我们借助 Google Trends 看一下两个热词最近五年的变化:
(1) 从全球来看,影响力的绝对值,KPI 远高于 OKR;从增长幅度看,KPI 貌似也是高于 OKR 的;代表性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也是类似趋势。
(2) 如果只看中国区,OKR 是高于 KPI 的。
但是,如果只看百度指数的话,过去五年 KPI 的影响力也是 OKR 的两倍;和 Google Trends...
罗宾 5G 社群的成员应该都经历过 Web 2.0 时代,而一部分资深的成员经历了完整的 Web 1.0 时代。
现在也许要进入 3.0 即 Web3 时代。
当然,概念整体还处于早期的状态,还充满不确定性。就概念本身,Benedict Evans 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类比:
(1) 角度 I:Web3 是下一代的互联网。
Web 1.0 时代是用户浏览网页,内容发布商赚钱;Web 2.0 时代是用户创造内容(博客,自己传视频等),互联网公司赚钱;Web3 时代可能是用户创造内容,用户来控制网络和赚钱。
区块链和去中心化体系设计是 Web3 的落地体现(这也只是目前的预期)。
(2) 角度2:Web3 = Open Source 2
Benedict Eva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