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造者经济(Creator Economy)?它被定义为由独立内容创作者、策展人和社区建设者建立的一类业务,包括社交媒体影响者、博客作者和摄像师,以及旨在帮助他们实现增长和货币化的软件和金融工具。
更通俗的理解就是各种网红经济。达人们通过创造内容来获得粉丝关注,并获取广告、带货或其他类型的收入。
根据 SignalFire 的估计,国际市场内容创作者的用户规模有 5,000 万,其中全职投入的 “Professional Creators 职业创作者” 有 200 万以上,而业务兼职投入的 “Amateur Creators 业余创作者” 数量为 4,670 万
从类别看,职业创作者中的最大类别是 YouTube 和 Tiktok 类的视频创作者;而业余创作者中的最大类别为 Instagram 等图文类型。
可以看看出,图文门槛低,更容易上手;而门槛高一些的视频类更有机会养活全职团队。

创作者经济(Creator Economy)正在成为一个热门的创投话题,随着各种网红经济的涌现。
附图来自投资银行 GP Bullhound,其分析了全球网红(意见领袖)2021 年的收入分布:
(1) 有 0.5% 的创作者收入达百万美金以上;
(2) 有 1.5% 的创作者收入在 50~100 万美元;
(3) 有 20.9% 的创作者收入在 10~50 万美元。
有一项研究披露,如果希望达到英国的平均年薪(29,009 英镑),这个网红需要在 Instagram 有 42,575 个粉丝,并且每周发布 8 个 Post 和 8 个 Story。
资料来源于今日网红及中金公司研究部 数据统计自映客、花椒、一直播、美拍、陌陌、火山平台,统计时间为 2018.1-2018.6,头部主播为六个平台上143.8 万主播中收入排名前 1 万的主播,收入以直播打赏、签约费等为主。
同为全球社交网络的领头羊,Facebook 和Twitter 在公司收入、员工等各方面均呈现了很大差距。
The Economist 引用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研究院的观点:
- Facebook 本质是一对一或一对几的网络,复制了现实中朋友、家人或同事之间的那种社交关系;
- Twitter 本质是一个现代的 “演说者之角”。
人人都需要朋友圈,但演讲台不是。
我们可以对比微信和微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