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 News 由知名程序员及创业导师 Paul Graham 创立 Y Combinator 时创建,是一家关于计算机黑客和创业公司的社会化新闻网站。
经济学人根据 Hacker News 的招聘板块的帖子进行分析,发现 “Remote 远程” 和 “On-site 办公室现场” 两个关键字的出现频率发生了颠覆性逆转。
疫情爆发前,两者比例是很稳定的,大部分程序员工作还是要求去 “现场办公”,而随着时间的延续,77% 的岗位提及 “远程办公”。

全球视频游戏行业面临着十多年来的首次年度销量下滑,因为疫情带来的 “有利影响” 正在逐渐消退。
根据 Newzoo 的最新数据,估计 2022 年全球视频游戏的收入为 1,844 亿美元,同比去年下跌 4.3%。
而与此对照的的,2020 年和 2021 年分别保持了 25% 和 7.6% 的增长。
硅谷一些公司已经宣布 2020 年大部分员工无需到公司上班,WFH(Work From Home)成为主流趋势。
彭博商业周刊提及恐怕到 2021 年,工作场所都无法恢复到过去的样子。我认为其太乐观了,看目前这架势,疫情影响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从创新机会角度,目前的远程办公手段都是 “过去式”,即产品形态都是适应过去那种偶然补充类的角色。
一旦远程办公从配角变成主角,新一代工具孕育是有可能的。
无论是固定宽带,还是 5G,围绕 WFH 可能会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传统的经济预测会依赖美国的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ISM)、德国的经济研究所商业前景指数(Ifo)、中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
新冠疫情期间,此类指数的时效性面临一定的质疑;而且很多来自调查对象的反馈,会因为情绪因素而失真。
彭博经济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电力需求、交通拥塞状态等高频数据来编制 26 个国家的经济预测数据。
彭博以 2020Q2 各国 GDP 为例,进行回溯测试发现:利用这些高频数据可以预测到各国经济活动变量的 76%。
而传统采购经理人指数之类的平均预测准确率只有 60%。
这个案例可认为是大数据在经济预测领域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