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挑选咨询公司:直接挑选 > 比稿 Pitching > 竞标;
竞标是最次的手段,“程序正确” 在一个非常弹性的赛道主题上展开,效果好不好可想而知……
⑵ 很多咨询项目在立项目时很难说清楚目的 Scope,进而导致项目交付时甲乙方容易不开心。
我倒是理解这种 “目标不清楚” 的合理性,先不说客户部门领导变更这些原因;就算我们自己个人日常的很多活动,你说的清楚你自己的目标么?
解决之道是,甲乙方追求长期合作默契关系,不会在面对 “不确定性研究课题时” 过于纠结文字游戏。
⑶ 咨询当外包用的问题:看项目及人力费用,费用低当外包也是一种合理选择,“咨询”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服务概念;费用高当外包用,客户侧其实很吃亏;当然顾问侧也亏,因为项目价值必然一般,后续评价等也不会好。
附件原文摘自:老刘顾问@知乎



BCG 针对 750 名咨询顾问使用(或不使用)ChatGPT 类生成式 AI 工具的实证研究,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围绕 ChatGPT 可能带来的 “创造力陷阱” 风险。
一个风险是个人效率提升和集体创造力损失之间的权衡。 咨询顾问个体使用 ChatGPT 是可以提升效率的,但如果团队大家都使用 ChatGPT(针对指定任务),即便编辑不同的提示词,输出的内容仍然出现一种 “集体重复” 现象。
对照不使用 ChatGPT 的对照组,使用 ChatGPT 的团队输出想法的多样性减少了 41%。
还有一个发现,大约 70% 的参与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广泛使用 GPT-4 可能会抑制他们的创造力。(BCG 的咨询顾问普遍高素质,并勤于思考)
有些类似习惯用 GPS 导航开车后,认路能力普遍会下滑。
#夜航# 独享机尾空间,万米高空夜读 OKR 三章,还是相当有感觉的。金句不少,几个案例的访谈也很有代入感。
虽遭遇较长时间晚点,但等待的时光非常适合阅读一些需要揣摩的文字,也算很有收获。
类似帆船,顺风逆风皆可前行。
Analysys Mason 的一组数据预测了亚太地区(发达市场)移动业务的市场空间。
整体来说 2020 年会是一个低点,后续有微增,整体市场空间维持在 1,000 亿美元左右。
ARPU 的持续细下滑是业界多年的惯例,5G 的升级换代一定程度放缓了下行走势。IoT 是唯一上行的细分赛道,连接数上会有很大的增长,但由于 IoT 的极低 ARPU,带来的收入增量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