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 Felix Oberholzer-Gee 教授研究了 2009 - 2018 年美国不同行业上市企业投资回报率,其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同一行业不同公司的差距,远大于不同行业间的差距。
假设一家公司从原来的第 75 名升至第 25 名,投资回报率增加 10.8%。而如果从排名第 75 的行业退出,切换到排名第 25 的行业,投资回报率只会增加 4.5%。
对我们读者的一个启示就是,个体角度,更多应关注自己在当前岗位和赛道是如何提升绩效,而不用花过多精力去抱怨当前赛道如何如何不好了 ……


Oliver Wyman 咨询公司给出了一个简要模型,展示了传统运营商进入转型期后的产品体系结构。
其将客户分为三类:消费者侧、(普通)企业侧、和服务其他的基础设施服务商(铁塔、本地接入网公司、数据中心服务商等)。
消费者侧和企业侧是主要客户构成,从产品演进看,区分为:
(1) Core:传统移动通信、固网通信和 TV 类;
(2) Natural Expansions:媒体内容、视频、赛事;游戏和娱乐;云安全和 IoT;
(3) New Data Business: 基于数据的生意,例如广告业务;
(4) New Verticals:进入金融、能源或健康等垂直类业务。
以 Linux 社区为例,看似松散的开发队伍但质量还非常之好,除了若干天才程序员之外,还有更多是工程方面的原因
① 只要有足够多的 Beta 测试和合作开发者,几乎所有问题都会很快显现,并且自然有人会把问题解决;
② 高品质的 bug 反馈,要求报告者对源代码有了解:一个仅描述外部可见症状的 bug 报告,和一个直接关联到源码的分析型 bug 报告,两者的价值是天壤之别。
联想到 MVP 和迭代式开发,频度高快节奏是表象,核心是保持一定质量的迭代,而不是从垃圾中迭代垃圾。
#东施效颦现象无处不在
一般来说,对比通用算力环境,使用专用网络硬件在执行特定功能时能耗效率会更高。
但这也面临一个问题,企业自有的专用网络设备并不是 “任何时候都是满负荷” 的。此类设别如果是满负荷运转,自然单位处理效率是最高。
Analysys Mason 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针对 “网络防火墙、WAF、DDoS 防攻击、负载均衡、WAN 优化、SD-WAN” 等网络软硬件设备,如果迁移到云端,有望将碳排放量减少 7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