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的商用车(尤其是货运卡车)是以个体为运营主体。即长途汽车司机(贷款)自购卡车,用于长途运输。
根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调研,这一趋势正在迅速变化,预计到 2025 年个体运营的商用车数量将从之前的 80% 下降到 35%。
而来自车队客户和中小企业侧的车辆比例会大幅提升。
貌似很多行业都会经历一个从个体零散,走向集中的过程。之前看过一篇短文,一位久居香港的专栏作者提及,香港曾经有大量的特色的个体餐馆正在消失(各种成本高昂),取而代之的是品牌连锁的分店。
ARPU(人均月收入)是通信业最基础的经营指标。ARPU 持续下滑一般是 “常态”,除了竞争原因,从本质上看每一代技术一方面走向成熟,成本会低,另一方面具有普惠性质的通信技术,会让更多人有机会负担得起。
而每一代新技术的上市(比如从 4G 到 5G)则会带来一轮 ARPU 局部扭转的机会,也算一种技术红利体现。头部和部分中部消费者通常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购买更优的体验(实际新技术每 Mbit 流量价格会更低,但每个月会使用更多的流量,带来整体消费增加的可能)。
从经营角度,运营商也会通过打包更多增值业务(比如:权益、视频内容等)让 ARPU 有上升的机会。
从披露的数据看,中国移动在 2021 年同时取得移动业务和家庭业务的 ARPU 双升,而且增幅不小。考虑到极大规模的用户基数,这也展示了消费类(移动 + 家庭)市场的巨大潜力。
2020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 CAPEX 合计不到 2,000 亿美元。Dell'Oro 预计到 2026 年将接近 6,000 亿美元。
从细分构成看,美国 Top 4 云服务商将占据到 50% 左右的份额。中国 Top 4 云服务商的 CAPEX 虽然远不及美国,但也将超过全球电信运营商和主机托管服务商。
全球企业客户的 CAPEX 整体保持微增状态,而不是大幅减少。体现了垂直行业企业仍然会大量自建数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