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创业公司的 “创始人团队” 通常在 2-3 个人。创始人之外,会陆续雇佣其他人员作为员工,并分配一定的股权。
那典型创业公司前十位员工的股权会有多少呢?
根据 Carta 公司的研究,按中位数计算,创始人之外的第一名员工可以拿到 0.96% 的股权,而第十名可以拿到 0.08% 的股权。
假设这家创业公司最终做到 “独角兽” 级别,即十亿美金市值。那第一名员工和第十名员工的股权价值分比为 960 万美元和 80 万美元。(此假设先不考虑融资后的股票稀释等情况)
所有创业公司中,能成长为 “独角兽” 已经算凤毛麟角了。第十名员工进入的时间也算很早期了。
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就加入一家最终成为独角兽的明星创业公司,获得股权 80 万美元,这数字多还是少呢?

由好莱坞大神杰弗里杰弗里·卡森伯格 (Jeffery Katzenberg) 和前惠普企业/eBay CEO 梅格·惠特曼 (Meg Whitman) 联合创办,作为一款前所未见的内容型科技产品的 Quibi 一夜成名。
完成17.5亿美元融资;锁定上亿美元广告主投放。这些都发生在产品上线之前 ……
产品上线半年后就不得不关闭了。
下图是 Quibi App 从上线开始的用户下载曲线。可以看到 “起点即最高点”,然后就一蹶不振了。
作为创新性产品,应该包括基本的 Demo 打造、产品市场匹配 PMF(Product-Market-Fit)、种子用户验证和社区基调养成等过程。
Quibi 这种大投入的玩法也算一种用力过猛。大型企业应避免此类路径。
读到麦肯锡的一张图,对常说的 T 型结构进行了细化。
一横一竖:有些是必须的基本技能,有些是足够专业的技能。
其把技能(Skills)分为三类:① Personal skills(例如与人沟通、讲演);② Functional skills(例如:营销传播);③ Industry specific(例如:电信行业)。
根据 CNNIC 的调研数据,以 2023 年上半年为例,网民中有 37.6% 遭遇过各种网络安全问题。其中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位居前列。
数字化越深入,也许网络安全问题就越突出。
围绕网络和数据安全服务的产品创新极具潜力。海外领先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这个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