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块 #2XFL4H
“Chat” 才是 Killer APP 的核心要素
Robin  |  2023-05-22

围绕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临时想到一个角度:也许 Chat 才是核心要素。

产品的命名,一方面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另一方面,也代表产品创始人的深入思考。

我们以上一代杀手级应用微信(WeChat)和当前正火的 ChatGPT 为例。两者的共同要素就是 “Chat”,而前者是 We(群众)人来驱动;而后者是 GPT,大模型 AI 驱动。

附图以 Google Trends 查询相关几个关键字的热度变化。OpenAI 在推出自有应用 ChatGPT 之前,已经支持了多个合作伙伴试水生成式人工智能。

虽然这些前期的应用貌似也不错,但影响力和 ChatGPT 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侧面也体现了,“用户入口” 级应用的巨大威力。

另一个观点是,即便是最好的大语言模型 LLM,最好还得有一个杀手级用户入口应用,才会更有价值。

从 We 到 GPT,不变的是 Chat。

数据来源 Google Trends
分享链接 http://robin5G.com/2XFL4H
延伸阅读
ChatGPT Sensor Tower

每个创业公司都会面临选择:在发展的某个阶段,应该是优先考虑商业化(收到钱),还是优先发展用户(做大规模),以及用户使用是否需要注册等 ?

从 ChatGPT 来看,其在上市前 1 ~ 2 年是要求用户必须注册(用户注册是前向付费的基础),然后针对高使用量的注册用户推出付费套餐。

2024 年上半年开始,ChatGPT 可以让用户不注册直接使用,进一步分流搜索场景。(搜索引擎的使用是不需要用户注册的)。

跨越鸿沟 微信指数

Geoffrey Moore 的经典的 “跨越鸿沟” 理论,告诉我们高科技企业的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 “鸿沟”,能否顺利跨越鸿沟并进入主流市场,成功赢得实用主义者的支持,就决定了一项高科技产品的成败。

如果是事后诸葛亮角度,等新产品发展 N 年后,我们在来评价这个产品是否跨越了鸿沟是容易的。而对于正在处于发展期的产品,是否跨越鸿沟,或者是否有 “跨越鸿沟” 的潜力,如何判断呢?

临时想到一个小点子,供大家做参考。

微信指数是反映了微信体系内的关键字词频强度。我选取 “iPhone”、“AI”、“5G”、“ChatGPT”、“MWC”、“OpenAI” 六个关键字。

我们可假设 iPhone 是进入主流的产品,其他关键字的指数与 iPhone 的比例,可折算为 “大众影响力” 的程度。

小程序 QuestMobile

独立 App 的业务形态已有十多年了,小程序的业务形态是从 2017~2018 年开始。

基于 QuestMobile 的数据,目前微信小程序达到 300+ 万款,支付宝 200+ 万款,百度有 40 万款。

小程序的普及,体现了一种超级 App 的概念;微信、支付宝在独立 App 之上构建了一种新生态。

很大程度分流了 Apple iOS 和 Android 的权力。用电信行业的术语,这叫底层管道被 OTT 化。